概述 买器械 评论 对比 资讯 说明书 同类器械 厂家信息
基本资料对比
器械名称 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艾灸条
器械分类 国产器械国产器械
规格型号
产家 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南阳市卧龙汉医艾绒厂
适用范围 供中医临床针灸疗法时使用。适应于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面瘫、痛经均有较好的作用。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际附带说明书为准。

说明书对比
产品说明 苏州东邦针灸针,每盒1000支
针灸针的结构组成:针体采用选用GB/T4240《不锈钢丝》中的0Cr18Mi9或其他奥氏体不锈钢丝,经拔直、磨尖等工序制造而成。型号规格:针灸针分为灭菌和非灭菌二种。、型号和规定为:平柄针、环柄针、花柄针及塑柄针;规格:按针体直径从0.16mm-0.45mm;按针体长度分从13mm-100mm.本产品的技术参数为:针体硬度≥460HV02kg,表面粗糙度Ra之数值不大于0.63um.


商品规格18毫米×200毫米×10支。

批准文号yzb/豫0030-2003。

性能:温经通络,益气活血,祛寒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固脱。

使用范围: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胃脘寒痛,咳喘,面瘫,痛经等症。

用途 中医针灸。 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胃脘寒痛,咳喘,面瘫,痛经等症。
结构及其组成 该产品由天然艾叶组成。
使用方法 (一)特异性取穴
1.特异性取穴
特异性取穴是针对全身性疾病的取穴方法。如降压穴,降脂穴,感冒穴等。
2.交叉性取穴
交叉性取穴主要是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上下和左右交叉的取穴方法。如治疗臀部疾病取对侧臂丛神经支配的肩关节部位的臀痛穴,治疗肩关节病变取下肢侧坐骨神经支配的小腿部位的肩痛穴。
3.对称性取穴
对称性取穴主要是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左右对称交叉的取穴方法。如治疗胸部的乳腺疾病取背部的乳腺穴,治疗右侧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病变取对称的左侧肩关节相应部位平衡针穴位。
(二)持针方法
1.根据不同平衡针穴位,选择不同长度针具。临床多选用0.35*75mm针具。
2.取百分之75乙醇棉球一个,挤干备用。
3.将棉球固定在针尖上1-2厘米针体处,右手持该处进针。该持针法在进针时不会造成针体弯曲,达到快速进针目的。
(三)针刺方法
1.提插方法
包括上提和下插两个部分。操作中通过改变针尖方向,角度,深浅以获得针感。主要适用于有特殊针感要求的平衡针穴位,如降压穴,降脂穴,肩痛穴等。
2.强化针感手法
指针刺深度达到要求后采用的一种捻转手法。通过拇指与食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捻动针体发生滞针,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捻动针体并出针。主要适用于病情严重,有特殊针感要求的平衡针穴位,如偏瘫穴,面瘫穴,胸痛穴,胃痛穴等。
3.一步到位手法
指针刺深度一寸以内的针刺手法,适用于比较浅表的穴位,进针后即可拔针,原则上不提插,不捻转,如明目穴,牙痛穴,踝痛穴等,症状较重时可给予轻度提插,捻转。
4.两不到位手法
指针刺深度在2寸以内的针刺手法,适用于比较浅表的穴位,进针后即可出针,原则上不提插,不捻转。如明目穴,胸痛穴,胃痛穴等。
5.三步到位手法
指针刺深度在3寸以内的针刺手法,第一步将真贱刺入体内,第二部将针体刺入达1-2寸,第三部再将针体刺入达2.5寸左右即可。不提插,不捻转,达到一定深度后即可出针。如臀痛穴,肩背穴,抑郁穴,偏瘫穴等。
1.艾条灸 艾条灸是以艾绒制成文条(一般叫做清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烫的方法。若用在艾绒中加入性温芳香药物制成的艾条进行熏灸,则叫做“药条灸”(普通的艾条和药艾条中药店均有售)。艾条灸的方法主要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2.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其方法是施灸时,艾炷不直接置于皮肤上,而是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加上药物,根据所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多种灸法:中间以生姜衬隔的,叫隔姜灸;中间以蒜作衬隔的叫隔蒜灸;中间以盐作衬隔的叫隔盐灸等等。间接灸火力温和,同时具有艾灸和所加药物的双重作用。其机理主要看其中所添加的垫物的性质而决定补泻,如隔姜灸、附子饼隔物灸可以加强其温阳补益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鼓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一般认为是泻法。间接灸中我们着重介绍一下隔姜灸,取新鲜的老生姜,切成比一元硬币略厚的薄片置于选定的穴位上,上置艾炷,以火柴等从艾炷尖点燃,感到灼痛时,可以将姜片稍稍提起,等灼痛消失后,即刻再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直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助阳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

产品特点 (一) 双相调节平衡阴阳
值得一提的是,针灸调节具有双向的特点,即在扶正的同时,又可祛邪。这在复杂多变的救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试以针灸抗炎为例,急性炎症均包括防卫反应和损伤反应两个方面,防卫反应太过或不及,均会使炎症加重;而损伤反应任其发展,亦将招致病变不可逆转。已经观察到,针灸治疗既能提高机体的正常防卫反应能力,控制过分的防卫反应,使它保持在适度的状态,同时又有效地抑制损伤反应,减轻对机体的伤害。
(二) 迅速及时简便经济
急症治疗,强调一个“急”字。急症病急势猛,多应就地施治,以免贻误抢救时机。现代医学在救治上虽有各种有效措施,但一般需复杂的设备及必要的药物;中医治疗虽不要求更多的设备,然而也要具有疗效确切的药物,特别是速效高效的药物,且其给药途径及药物剂型尚在进一步改进中。而在这一点上,针灸最有长处。它不受地点、时间、设备、药物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器具简单,随时随地,均可应急。
(三) 适应范围广泛极少副作用
目前临床上应用于治疗急性病症的化学合成药物几乎都存在严重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中药尽管好一点但其中不少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已对人类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药物的短处正好是针灸之长,一般而言,只要正确掌握其操作方法,针灸极少产生毒副作用。1997年11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召开的针灸听证会上将这一条作为向世界推广针灸医学的重要依据在之一。减少和避免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对处于急症状态的患者来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四) 用以预防急症
针灸能增强细胞及体液免疫作用。特别是针灸能促使抗体的产生提早或在血液中维持的时间延长,且可令长期降低的抗体增多,效价增高。这为针灸可以预防急性传染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非灭菌针灸针使用前进行严格的煮沸消毒处理。

2、灭菌针灸针为一次性使用产品。

3、灭菌针灸针采用环氧乙烷方法灭菌。

4、灭菌针灸针启封后即可使用,不准重复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包装破损严禁使用。

5、如发现针灸针生锈、针灸有倒钩及毛刺的不能使用。

6、针灸针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内。

7、灭菌针灸针有效期为二年,过期不准使用。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际附带说明书为准。

推荐医院 推荐文章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