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买器械 评论 对比 资讯 说明书 同类器械 厂家信息
基本资料对比
器械名称 梅花磁吸艾灸条
器械分类 国产器械国产器械
规格型号 AP-2B型
产家 河北路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南阳市卧龙汉医艾绒厂
适用范围 适用于软组织扭挫伤、腰肌劳损、肩周炎、关节炎、肌纤维织炎、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疾病的治疗。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等有治疗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脑外伤后遗症、高血压等引起的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适应于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面瘫、痛经均有较好的作用。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际附带说明书为准。

说明书对比
产品说明 规格型号 BH-1型

梅花磁针灸全息诊疗技术是以经络学、神经学和生物全息论为理论基础,以中西医诊断和全息诊断技术相结合,以针灸磁疗和经穴给药技术相结合,集磁疗、针疗、灸疗、药疗和穴位点压为一体的综合自然疗法。内病外治,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而治愈疾病。它具有独特的诊断方法和完整的治疗体系。

商品规格18毫米×200毫米×10支。

批准文号yzb/豫0030-2003。

性能:温经通络,益气活血,祛寒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固脱。

使用范围: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胃脘寒痛,咳喘,面瘫,痛经等症。

用途 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胃脘寒痛,咳喘,面瘫,痛经等症。
结构及其组成 产品性能:1、磁感应强度不低于80mT,2、负压腔形成后,其负压保持时间应不小于20min,3、磁针罐的外径为55.5mm±1mm,4、小磁针罐的外径为43.5 mm±1mm。结构组成:本产品由4枚磁针罐、抽气囊组成。磁针罐吸盘的原料为AS,针座的原料为ABS,单向阀的原料为天然橡胶,梅花针片的原料为不锈钢;抽气囊的原料为天然橡胶。 该产品由天然艾叶组成。
使用方法 1、取穴:颈l穴、颈7穴、命门、骶2穴、骶3穴、关元、涌泉、前列腺反射区。

命门、关元、涌泉三穴取穴按照常规标准,其余五穴在常规取穴标准的基础上,寻找阳性反应点(结节、条索状物、压痛点),作为诊断与治疗的主要取穴依据。

颈1穴:(膀胱经)后发际下,后正中线旁开1。3寸压痛处。

颈7穴:(胆经)风池穴下方近发际压痛处。

骶2穴:(膀胱经)后正中线平第2骶后孔旁开2。5横指压痛处。

骶3穴:(膀胱经)后正中线平第3骶后孔旁开3横指压痛处。

前列腺反射区:(肾经)双足内踝后下方凹陷处。

2、手法治疗:①颈1穴:患者取坐位,医者先以揉、    等手法放松颈项部肌群,然后以拇指指腹点压颈1穴,向鼻尖方向均匀用力,持续1~3分钟,缓慢松开。②颈7穴:患者取坐位,医者先以双手食指指腹在颈7穴处寻找结节、条索状物及压痛等阳性反应物,继以拇指弹拨数次,以利肌群放松,然后以双手拇指压住阳性反应点,对准对侧耳部均匀用力,余4指置于两侧下颌骨下缘,略向上牵引,持续1~3分钟,缓慢放开。必要时可重复2~3次,颈项部肌群僵硬解除,阳性反应物基本消失。③命门、涌泉、前列腺反射区: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医者以拇指指腹轻揉局部l~2分钟,然后施力按压l~3分钟,缓慢放开。④骶2穴、骶3穴: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以滚、揉手法放松臀部肌群及大腿内收肌群,医者上身略前倾,沉肩曲肘成120度左右,将力集中于肘尖,以肘尖鹰嘴部着力于压痛最明显处,着力均匀、深沉,持续1~3分钟,缓慢松开,必要时可重复2~3次。年老体弱者可以拇指点压代之。

3、梅花磁针治疗:待上述操作完成后,将梅花磁针置于颈1穴、骶2穴、骶3穴,其上覆盖以热灸垫,然后胶布固定。
1.艾条灸 艾条灸是以艾绒制成文条(一般叫做清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烫的方法。若用在艾绒中加入性温芳香药物制成的艾条进行熏灸,则叫做“药条灸”(普通的艾条和药艾条中药店均有售)。艾条灸的方法主要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2.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其方法是施灸时,艾炷不直接置于皮肤上,而是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加上药物,根据所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多种灸法:中间以生姜衬隔的,叫隔姜灸;中间以蒜作衬隔的叫隔蒜灸;中间以盐作衬隔的叫隔盐灸等等。间接灸火力温和,同时具有艾灸和所加药物的双重作用。其机理主要看其中所添加的垫物的性质而决定补泻,如隔姜灸、附子饼隔物灸可以加强其温阳补益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鼓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一般认为是泻法。间接灸中我们着重介绍一下隔姜灸,取新鲜的老生姜,切成比一元硬币略厚的薄片置于选定的穴位上,上置艾炷,以火柴等从艾炷尖点燃,感到灼痛时,可以将姜片稍稍提起,等灼痛消失后,即刻再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直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助阳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

产品特点 一、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下腹或盆腔大手术、严重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膀胱原性疾病。

二、合并有膀胱新生物、输尿管间嵴、精阜肥大、膀胱颈硬化、前列腺癌。

三、前列腺增生症第三期合并肾功能受损者。

四、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精神病患者。

五、有性传播性疾病史者。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际附带说明书为准。

推荐医院 推荐文章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