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皮肤利什曼病的症状

家庭医生在线 2013/11/24 19:36:41 举报/反馈

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leishmaniasis,CL)是由多种不同的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皮肤损害。皮肤利什曼病以皮肤损害为主。可见单发或多发的小丘疹,进展缓慢,逐渐破溃形成溃疡,表面覆以一层痂皮,伴有黏稠的分泌物。溃疡大多不深,直径约1~3cm。本病即使未经特殊治疗,数月后亦可结痂自愈。

皮肤利什曼病的症状表现:

皮肤利什曼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农民居多。多数患者有明确黑热病史。好侵犯皮肤和黏膜,无全身症状。皮损以红斑、斑块和结节为主,也可表现为色素减退斑、浅色斑或溃疡。常无任何自觉症状。对称分布,以面、部为多见,但其他部位亦可累及。严重者面部损害类似瘤型麻风的“狮面”,病程极慢。

本病确诊主要依靠从溃疡病变的周围或基底部刮取组织,或从病变结节处抽出组织液,染色镜检原虫。也可经培养、查鞭毛体而确诊。因本病血液、骨髓、淋巴结内并无原虫,并不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等,故用于黑热病的其他诊断方法均不适用于本病的诊断。

皮肤利什曼病流行病学特点:

1。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皮肤利什曼病主要见于城镇,四季均有发病,偶见暴发流行,主要流行于亚、欧、非洲。近年来我国新疆克拉玛依地区陆续有病例报道。传染源多为患者,传播媒介在亚洲为静食白蛉(phlebotomuspapatasi),在非洲为司氏白蛉(P.sergenti),在欧洲主要是P.perfiliwi。

2。硕大利什曼原虫感染主要流行于乡村、城镇郊区及荒漠地带,夏秋季节多,易暴发流行,主要见于亚、非洲,传染源为鼠类,传播媒介主要为静食白蛉、迪博克白蛉(P.duboscqi),动物间传播的媒介为高加索白蛉(P.caucasicus)。贮存宿主为大沙鼠及红尾沙鼠。

3。埃塞俄比亚利什曼原虫性皮肤利什曼病流行于东非,贮存宿主为岩狸,其传播媒介为长足白蛉(P.longipes)及佩迪福白蛉(P.pedifer)。

4。墨西哥利什曼原虫(L.mexicana)感染流行于中南美洲,感染的传播媒介为罗蛉(Lutzomyia)属的奥尔麦克罗蛉(Lu.olmeca)、黄盾罗蛉(Lu.flaviscutellata)等。贮存宿主为森林树栖性啮齿动物如大耳攀鼠、刚毛棉鼠等。

5。秘鲁利什曼原虫(L.peruviana)感染流行于秘鲁,贮存宿主可能是犬,其传播媒介为秘鲁罗蛉(Lu.peruensis)、疣肿罗蛉(Lu.verrucarum)。

6。圭亚那利什曼原虫(L.guyanensis)感染流行于南美洲,贮存宿主为树懒、食蚁兽类、有袋动物。其传播媒介为安闲罗蛉(Lu.umbratilis)、安杜塞罗蛉(Lu.anduzei)。患病后,可获得同种原虫的持久免疫力,此外,感染硕大利什曼原虫后,还能防御热带利什曼原虫的感染,但感染热带利什曼原虫后不能抵御硕大利什曼原虫的感染。

(责编:吴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