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春困”小妙招。

过度手淫危害大?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包皮过长影响受孕?

男性40岁性欲下降?

最近搜索

适量补充维D能预防乳腺癌

转载 来源: 人民网 2013-4-10 9:08:30

  维生素D参与钙磷代谢,促进骨骼生长。血浆中“人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水平可以很好地反映体内维生素D的状态。今年新发表的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所)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联合进行的一项针对中国女性的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能够预防乳腺癌。

  研究者通过对上海地区59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和580例健康女性进行血浆中维生素D水平监测,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存在,仅有4.8%的健康女性和0.7%乳腺癌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是充足的。处于维生素D严重缺乏状态的乳腺癌患者高达96.1%,维生素D缺乏与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显著相关。

  在该研究人群中,25-OH-D的血浆水平每增加1纳克/毫升,乳腺癌的风险就降低16%。因此,给正常体重的绝经前女性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为此,我们认为纠正维生素D的缺乏状态,维持适宜的维生素D水平,有助预防乳腺癌。

  我国成年人维生素D的建议每日摄取量为5微克,以不超过20微克为限。一般认为125微克即可引起中毒。对于确需服用维生素D类制剂的女性来说,应该严格遵照医嘱进行,以防过量中毒。

  维生素D在动物肝脏、鱼肝油、牛奶、蛋黄及鲑鱼、金枪鱼等海鱼中含量丰富,可适量多吃一些。另外,如果能坚持晒太阳,可满足身体所需维生素D的绝大部分。只要将手脚露出30厘米,在阳光下晒30分钟即可。女性在妊娠、哺乳期对维生素D的需求又会明显增加,因此更应注意多晒太阳,如尽量在阳台上做家务,在晴天多出去走走。40岁以上、腿抽筋、常熬夜、妊娠及哺乳期的女性更应当多晒太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研究所教授 欧周罗)

(责编:梁燕琼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维生素D防癌吗

维生素D防癌:想补不容易
维生素D与结直肠癌相关
  早在2005年,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学者就在《癌症原因和控制》上发表综述指出,有研究观察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关系,但研究结果仅支持维生素D对结直肠癌的有益作用。
  《营养与癌症》上发表的两项研究证实了维生素D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在意大利开展的研究纳入了1225例结肠癌患者和728例直肠癌患者以及4154名对照者,结果发现在饮食维生素D摄入量最高的一组患者中,维生素D摄入量与结肠癌危险呈反相关。通过对60项观察研究中26335例患者的荟萃分析,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的学者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癌危险降低弱相关。
  乳腺癌患者普遍缺乏维生素D
  最近,一项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的研究报告,维生素D缺乏在乳腺癌患者中比较普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鲁(Crew)等,对103例处于绝经前期、接受唑来膦酸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维生素D补充,每天补充400 IU维生素D3和碳酸钙1000 mg,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时测定骨矿物密度和血25(OH)D水平。结果表明,74%的女性缺乏维生素D,这在白人女性、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女性中均存在。经过1年的维生素D补充,仅15%的白人和西班牙裔女性维生素25(OH)D水平达标(30 ng/ml)。研究还证实,当前的推荐维生素D补充剂量不能使这些乳腺癌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达标。
  在同期发表的述评中,加拿大安大略玛格丽特公主医院的古德温(Goodwin)医师指出上述结果与此前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和《临床肿瘤学杂志》的研究结果类似,同样证实了约3/4的乳腺癌患者缺乏维生素D。后一项研究还显示,诊断乳腺癌时缺乏维生素D的患者,发生转移的危险增加94%,死亡危险增加73%。
  维生素D与前列腺癌关系待定
  维生素D对前列腺癌的保护作用一直未能得到流行病学研究的一致支持。
  近日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的一项研究纳入了16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位随访44个月。结果发现血清 25(OH)D水平中等和较高者与较低者相比预后更好。
  2008年发表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749例前列腺癌患者和781名对照者为期1~8年的随访,未发现血清25(OH)D水平与前列腺癌危险相关。2009年4月9日在线发表于《美国流行病学杂志》(Am J Epidemiol)的《欧洲营养与癌症前瞻性调查》(EPIC)项目,通过对欧洲7个国家的652例前列腺癌患者和752名对照者中位随访4.1年,亦未能发现25(OH)D与前列腺癌危险的相关性。
  充足的日照可以使人体合成内源性维生素D;另外,从一些动物性食物以及坚果和鱼肝油中,人们可以获得维生素D。
  维生素D补充:合理剂量不明
  上述一些研究曾提出,只有较高的维生素D水平才能起到抗癌作用。美国学者英格拉哈姆(Ingraham)等回顾过去30年相关文献后,在《当前医学研究和观点》上发表研究指出,维生素D摄入量只有达到1000-4000 IU/d时才能够使血清25(OH)D的水平达到足够对抗各种癌症的浓度(75 nmol/L,约相当于30 ng/ml)。
  Goodwin在述评中亦指出,虽然维生素D缺乏与部分癌症的危险增加、癌症进展以及死亡危险增加有关,但研究也证实,当前补充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并不能让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达到能够对抗癌症的“等级
  营养学家在推荐人们补充某种有益营养素的时候总是抱着谨慎的态度,因为担心“过量”的问题。大剂量维生素D将导致高钙血症,从而引发肾结石、骨质流失等一系列并发症。2009年4月11日在线发表于《流行病学年鉴》(Ann Epidemiol)的文章或许可以打消人们的顾虑。文章指出,10000 IU/d的维生素D摄入是人们能够承受的生理剂量,它使人的血清25(OH)D水平达到220 nmol/L(相当于88 ng/ml),只要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在这个范围之内都不会对补充者的安全构成危害。
  但如何在400 IU/d到10000 IU/d的“空间”中寻找合理的推荐量?Goodwin医师认为很难。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其吸收受饮食习惯、个体吸收能力差异的影响。这使同等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在不同人的体内可产生有差异的血清25(OH)D水平。此外,日照时间等环境因素也影响人对维生素D的吸收。

Q:维生素D防癌吗

维生素D防癌:想补不容易
维生素D与结直肠癌相关
  早在2005年,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学者就在《癌症原因和控制》上发表综述指出,有研究观察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关系,但研究结果仅支持维生素D对结直肠癌的有益作用。
  《营养与癌症》上发表的两项研究证实了维生素D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在意大利开展的研究纳入了1225例结肠癌患者和728例直肠癌患者以及4154名对照者,结果发现在饮食维生素D摄入量最高的一组患者中,维生素D摄入量与结肠癌危险呈反相关。通过对60项观察研究中26335例患者的荟萃分析,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的学者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癌危险降低弱相关。
  乳腺癌患者普遍缺乏维生素D
  最近,一项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的研究报告,维生素D缺乏在乳腺癌患者中比较普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鲁(Crew)等,对103例处于绝经前期、接受唑来膦酸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维生素D补充,每天补充400 IU维生素D3和碳酸钙1000 mg,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时测定骨矿物密度和血25(OH)D水平。结果表明,74%的女性缺乏维生素D,这在白人女性、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女性中均存在。经过1年的维生素D补充,仅15%的白人和西班牙裔女性维生素25(OH)D水平达标(30 ng/ml)。研究还证实,当前的推荐维生素D补充剂量不能使这些乳腺癌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达标。
  在同期发表的述评中,加拿大安大略玛格丽特公主医院的古德温(Goodwin)医师指出上述结果与此前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和《临床肿瘤学杂志》的研究结果类似,同样证实了约3/4的乳腺癌患者缺乏维生素D。后一项研究还显示,诊断乳腺癌时缺乏维生素D的患者,发生转移的危险增加94%,死亡危险增加73%。
  维生素D与前列腺癌关系待定
  维生素D对前列腺癌的保护作用一直未能得到流行病学研究的一致支持。
  近日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的一项研究纳入了16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位随访44个月。结果发现血清 25(OH)D水平中等和较高者与较低者相比预后更好。
  2008年发表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749例前列腺癌患者和781名对照者为期1~8年的随访,未发现血清25(OH)D水平与前列腺癌危险相关。2009年4月9日在线发表于《美国流行病学杂志》(Am J Epidemiol)的《欧洲营养与癌症前瞻性调查》(EPIC)项目,通过对欧洲7个国家的652例前列腺癌患者和752名对照者中位随访4.1年,亦未能发现25(OH)D与前列腺癌危险的相关性。
  充足的日照可以使人体合成内源性维生素D;另外,从一些动物性食物以及坚果和鱼肝油中,人们可以获得维生素D。
  维生素D补充:合理剂量不明
  上述一些研究曾提出,只有较高的维生素D水平才能起到抗癌作用。美国学者英格拉哈姆(Ingraham)等回顾过去30年相关文献后,在《当前医学研究和观点》上发表研究指出,维生素D摄入量只有达到1000-4000 IU/d时才能够使血清25(OH)D的水平达到足够对抗各种癌症的浓度(75 nmol/L,约相当于30 ng/ml)。
  Goodwin在述评中亦指出,虽然维生素D缺乏与部分癌症的危险增加、癌症进展以及死亡危险增加有关,但研究也证实,当前补充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并不能让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达到能够对抗癌症的“等级
  营养学家在推荐人们补充某种有益营养素的时候总是抱着谨慎的态度,因为担心“过量”的问题。大剂量维生素D将导致高钙血症,从而引发肾结石、骨质流失等一系列并发症。2009年4月11日在线发表于《流行病学年鉴》(Ann Epidemiol)的文章或许可以打消人们的顾虑。文章指出,10000 IU/d的维生素D摄入是人们能够承受的生理剂量,它使人的血清25(OH)D水平达到220 nmol/L(相当于88 ng/ml),只要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在这个范围之内都不会对补充者的安全构成危害。
  但如何在400 IU/d到10000 IU/d的“空间”中寻找合理的推荐量?Goodwin医师认为很难。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其吸收受饮食习惯、个体吸收能力差异的影响。这使同等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在不同人的体内可产生有差异的血清25(OH)D水平。此外,日照时间等环境因素也影响人对维生素D的吸收。

Q:为什么年过四十勤查乳腺?

我国女性乳腺癌高发期较西方早,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越高,这已经成为乳腺癌发病的普遍规律。来自国外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白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全球最高,高达90.10万,每8个美国白人女性就有一位乳腺癌患者。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均是乳腺癌高发地区。其中,上海是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城市。 有家族史的女性,需提前进行筛查。由于乳腺癌越来越高发,不少家庭已经出现了一位乳腺癌患者,这给其家庭成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担心自己也会有家族性乳腺癌。 “家族性乳腺癌”是一种具有家族聚集性的乳腺癌,通常在家族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血缘关系的成员患有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占乳腺癌人群的5%-10%,而30岁以下患者占1/4。这类乳腺癌具有发病年龄早、双侧发病、多中心病灶等特点。 一般妇女在40岁以后需每年进行一次乳腺B超联合乳房X线摄影筛查乳腺癌,而有家族史的妇女需提前至30岁左右每年进行筛查,从而早期发现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其中生活方式、饮食、环境等因素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一项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治疗后,随访5年,发现复发的患者维生素A和维生素D普遍摄入不足。这说明维生素A和维生素D水平低的状况乳腺癌更容易复发。另外,研究还证明,在乳腺癌患者手术后长期补充维生素C,能减低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 因此,建议女性吃更多的蔬菜水果,因为蔬果中的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止或者修复那些有可能促进癌症发展的受损细胞。为了预防癌症,女性应该把多吃水果和蔬菜当作一种生活习惯。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