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吴健民:排查癌症 先查肿瘤标志物

家庭医生在线 2012/6/25 15:30:52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患上了肿瘤?对于高危人群,排查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罗氏专业诊断部吴健民教授在昨日举行的“健康中国2020第三届中国健康管理”论坛上,接受采访,并就上述问题做出具体解答。

  目前,肿瘤是世界上最高发病率和最高死亡的一个疾病。对于肿瘤,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中首要的就是早发现,肿瘤的早期发现是靠肿瘤标志物和其他的综合检查,比如X光、B超、结肠镜、胃镜、HPVB超、直肠指诊。

  肝癌:乙肝病毒携带者、爱喝酒的男人,35岁后每半年查甲胎蛋白和B超。

  肝癌是我国一个比较高发的疾病,高发年龄是40-50岁,它的重要致病原因是病毒感染——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甚至是肝炎携带者。这些人群到40岁、50岁以后,患肝癌的可能性很大。

  乙肝病毒或者丙肝病毒感染者,或者喜欢喝酒的男性,建议到了35岁以后,每隔六个月就要进行一次体检,专门检查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和B超,一旦甲胎蛋白明显升高的话,肝癌的可能性就很大,这个时候一定要再做进一步的检查,例如CT。

  结肠癌:拉肚子、便秘是早期症状,结肠息肉会癌变。

  结肠癌早期的症状是拉肚子和便秘。有些人在体检时发现结肠上长有息肉,但大家对此都是满不在乎,很少会专门去医院进行息肉摘除手术。其实,患结肠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早期结肠息肉不断地变化,随后转变为结肠癌。

  结肠癌的肿瘤是癌症抗癌的CEA,这个CEA在肺癌、乳腺癌也都有一定的价值。在手术以后三个月,要连续两年监测CEA,两年以后,每六个月检测一次,观察有没有发生早期复发。

  前列腺癌:老年男性常见病,50岁后要每年筛查。

  前列腺癌是老年性的常见病,发病率比较高,在美国排在第二位,在我国排在第五位。前列腺癌主要诊断指标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癌诊断的PSA认为是最好的价值评估指标。PSA超过参考值,又不是太高的情况下,患者应该选择治疗。

  PSA可以作为老年人的个体化筛查特指标,筛查主要是要从50岁开始,如果有家族史的应该从45岁开始,主要检查PSA、直肠指诊和B超。胰腺癌:压力大,应酬多,饮食不够健康的人是高发人群。2008年上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胰腺癌已经占到上海肿瘤发病率的前十名中的第六位,胰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胰腺癌的治疗比较困难。

  现在临床上发现,CEO们是胰腺癌的高发人群,这类人工作压力比较大,应酬比较多,饮食不够健康,由于在饮食上经常摄入高脂肪、高蛋白,往往对胰腺有很重要的损伤,以至于目前胰腺癌的发病率在逐渐升高。

  延伸阅读:肿瘤发生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随着我们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吴健民教授认为肿瘤的早期发现是可能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癌基因,癌基因是怎样被激活的呢?它有很多因素,有物理的因素,有化学的因素,有环境的因素,有病毒的感染,有抽烟,有酗酒等等。如果说身上有癌基因,我们在这个环境中间能够避免它,我们的肿瘤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原因二:肿瘤细胞的发生,它是有一个过程的。它不是说肿瘤细胞今天才出现了,明天就变成一个很大的肿瘤了,这个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很长时间的,它潜伏期非常长,它可以几年甚至可以几十年。如果我们在潜伏期一段时间里面,我们很快地把它发现,发现以后,我们把它早期诊断出来,我们就可以来早期治疗。

  特别是在肿瘤早期,一定要有一个早期发现,因为肿瘤细胞的分列式是一个变为两个,两个变为四个,四个变为八个,发展是很快的。肿瘤在早期的时候,一两个公分没有发现的话,可以两公分变为四公分,四公分变为八公分,发展很快,所以在肿瘤晚期往往很难治疗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早期发现。

更多癌症文章推荐》》》

爱吃甜食人群容易招惹癌症

最美抗癌女孩遭质疑 专家教你癌症预防

吃苹果不削皮让你远离癌症

增体重增患6种癌症风险

不乱吃不熬夜远离癌症困扰

(责编:果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上海脑肿瘤治疗医院?

你好,考虑是肝内肿瘤引起的,早期最好手术治疗,切除肿块组织,并做局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配合化疗或放疗增强疗效。预防感染为好的,改善生活质量

Q:中国肿瘤治疗方法有哪些

肿瘤治疗的方法:
1.手术治疗:早期肿瘤大部分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但单纯手术治愈率低。
2.放化疗:患者术后还需要结合放化疗,来进一步消除肿瘤病灶,预防复发。
3.靶向治疗:为现在肿瘤治疗最热的治疗手段,但靶向药物一般价格比较昂贵。
4.内分泌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治疗一般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手段,来达到提高预后的目的。

Q:肿瘤治疗的认知误区

良好的治疗结果来源于正确的认识。对于恶性肿瘤,虽然大家对它的认识和了解有所提高,但至今还未完全弄清其发病机理,也未找到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很多人仍然认为恶性肿瘤就意味着“绝症”。在民间也一直流行着各种关于肿瘤治疗的“传说”,这些所谓的“传说”,正是肿瘤治疗方面最普遍的认识误区。

“肿瘤不治”说:错
  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指出:1/3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的;而1/3的癌症治疗后,患者可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即便是发现较晚的恶性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绒毛膜癌等也能接近治愈。
  “一切了之”说:错
  切掉的只是“标”
  切掉的病灶只是肿瘤的“标”,而致癌因素及免疫监控失调才是肿瘤的“本”,单纯切除肿瘤,解决不了癌症术后复发、扩散、转移等难题。因此,肿瘤治疗讲究标本兼治,即术后要给予适当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治疗等。
  “赶尽杀绝”说:错
  手术不可盲目扩大 \
  外科手术的扩大切除,适形高剂量的放射治疗,以及在骨髓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癌细胞是杀死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反而会缩短。目前,癌症的治疗能手术切净就不要盲目扩大根治;不能手术则要与肿瘤和平共处。 
  “无法预防”说:错
  癌症可以预防
  有的患者发病前身体很好,可发现癌症后却是晚期,看来癌症是无法预防的。其实,癌症的发生要经过数年或几十年的诱发期(潜伏期),如在癌前病变时采取措施,是可预防的。
  “中药无效”说:错
  中药可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评价疗效的标准是根据肿瘤缩小程度,而不是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但中药有效性恰恰表现在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所以有人认为中药治肿瘤无效。事实上,中医在消除癌前病变、对放化疗增效减毒、防复发转移等有着重要作用。
  “饿死肿瘤”说:错
  反会“饿坏”正常组织
  有人认为,肿瘤患者不吃有营养的东西,就能“饿死”肿瘤细胞。如果为防肿瘤得到营养,而以正常组织得不到营养为代价,其最终结果是同归于尽。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