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12/15 22:53:13

    癌症是全球各国需要联手对抗的“死敌”。2009年,全球范围新增1290万癌症病例。在中国,癌症死亡已位居各类死因的第一位,平均差不多每四五个死者里面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癌症治疗过去主要进行“正面攻击”,即清除肿瘤组织或杀灭癌细胞。但上世纪美国医生发现,当恶性肿瘤生长超过一定程度,需要新生血管提供“养分”继续生长。为此医学界开始研究可以抑制、阻断肿瘤周边血管生长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向肿瘤发起破坏其生长环境的“侧面攻击”。新型药物“切掉”支撑肿瘤生长的血管,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到2004年,第一个血管靶向药物在美国获得批准。

  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已引进我国,但尚为新鲜事物。今年10月14日,我国首个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成立。该专委会由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来自结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领域的6位顶尖专家共同倡导,致力于进一步开发血管靶向治疗这块“处女地”。

  我国首个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成立

  血管靶向治疗不仅是“拿来主义”

  我国首个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上周三在厦门宣告成立。此专业委员会由中国临床肿瘤协会6名专家发起,分别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进、上海胸科医院肺内科主任韩宝惠、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徐兵河、北京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沈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张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科主任江泽飞。

  当前,以肿瘤血管生成的各个环节及其发生过程中的生化改变为靶点,研制血管生成抑制剂,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已经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和治疗的新策略。

  据悉,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将致力于引进国际血管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但专委会不只奉行“拿来主义”,还将在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参与血管靶向的国际研究;发展我国血管靶向研究的学术梯队、累积临床经验;向我国基层医院传播和普及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理论;在我国城市及医院之间开展血管靶向治疗的学术交流等。

  传统方法:

  对癌症细胞实行“正面强攻”

  目前通行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其共同思路是最大限度清除肿瘤组织或杀灭肿瘤细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进教授说,这些方法如同对癌细胞发动的“正面强攻”,虽然杀伤癌细胞,但具备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一方面,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大,患者要忍受虚弱、出血和疼痛;另一方面,这些方法有时疗效不明显或不确定,病人备受煎熬换来的可能只是希望渺茫。

  创新思路:

  杀灭癌细胞兼破坏其“土壤”

  “恶性实体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其实是个系统工程,肿瘤就好比是‘种子’,需要生长环境。以前我们对付癌症主要考虑把种子清除,却忽略了种子生长的‘土壤’。”中国临床肿瘤协会秘书长、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秦叔逵说。

  恶性肿瘤也有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个思路最早在1971年出自美国医生朱德·佛克曼的“癌细胞血管依赖假说”。佛克曼指出,肿瘤生长依赖血管,一个肿瘤血管向数以千计的癌细胞提供营养。

  秦叔逵介绍,肿瘤周围会形成新生的血管,当肿瘤大小超过1~2立方毫米时,其继续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血管为肿瘤输送养分并带走废物,可以说是肿瘤生长、复发或转移的“帮凶”。

  30多年前,佛克曼设想发明专门阻止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切断向肿瘤提供营养的“生命线”。随后医学界的研究发现,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中最重要的就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如果能有方法抑制这些血管生长因子,就能破坏肿瘤生长的微环境,从而控制肿瘤。

  这个肿瘤治疗新思路到2004年才在临床发挥作用:是年全球首个抑制肿瘤血管的靶向药物在美国获得批准。

  联合作战:

  联手对抗癌症“胜算”更大

  血管靶向药物一般不单独“出击”,而与其他癌症治疗方式联合使用。李进教授分析,这种联合治疗是一套全新的战略:传统的抗肿瘤增殖药物直接作用于癌细胞,如同正面强攻;而抗血管形成的靶向药物主要向肿瘤微环境发起攻击,仿佛铁桶一般,将敌人城池围个密不透风,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达到一定程度上阻止肿瘤生长的目的。

  “这种联合治疗,胜算更多!”北京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沈琳教授说,全球已有超过50万人使用血管靶向药物,适用于多种癌症。以转移性的结直肠癌为例,国外大型医疗机构的临床证实,血管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近5个月。

  短短几年间,美国已有多个抗血管生分子靶向药物问世。这些药物和其他分子靶向药物一样,都有不杀伤正常细胞和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秦叔逵说,越来越多癌症患者有了较长的生存期,一些癌症逐步成为“慢性病”。他寄望血管靶向药物在癌症转变为慢性病的路途中发挥更多作用。

  寄望:

  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血管靶向药物

  目前血管靶向治疗已在我国一些大医院采用,在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的晚期病人中使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进说,我国的血管药物靶向治疗和国际水平还有相当距离。“最明显的,目前我国还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而且被临床证实可为多种肿瘤患者带来显著临床获益的血管靶向药物。”

  同时,血管靶向治疗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北京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沈琳教授说,原则上血管靶向治疗对各领域的恶性肿瘤都起效,但在临床使用上发现对某些瘤种其作用并不明显。

  此外,血管靶向药物要“打击”的是肿瘤的生长环境,但不同瘤种的生长环境有差异,而且同一瘤种在不同人种中的生长环境也有不同,如何制定“个性化”方案是血管靶向治疗需攻克的难题。

(责编:宁果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肿瘤和癌症的区别有什么

肿瘤和癌症的区别,首先肿瘤是有分良性以及恶性的性质特点,癌症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恶性肿瘤疾病。所以恶性肿瘤会导致癌症。治疗上也有不同的,比如良性的肿瘤疾病,一般做手术治疗可治愈,而癌症的治疗,就需要做控制治疗,来稳定病情,需要做化疗措施、放疗治疗等等。

Q:癌症属于恶性肿瘤吗?

每一个肿瘤都叫癌症,换句话说,肿瘤就是癌症。然而,从狭义上讲,肿瘤包括癌症和肉瘤,癌症是指来自上皮组织的肿瘤。换句话说,肿瘤不是癌症,肿瘤包括癌症。此外,它还涵盖了间叶组织的来源肉瘤。肿瘤中的癌症和肉瘤的临床症状、肿瘤的进展速度、波浪的水平和愈合后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因此医疗对策也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肿瘤和癌症应在相应的区域内分离,然后采取不同的治疗对策。

Q:囊肿、肿瘤和癌症的区别

对于良性肿瘤是癌症吗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你提到良性肿瘤是癌症吗问题,为你解答如下。肿瘤分良性和恶性,而癌症就是恶性肿瘤。 现在常规治疗癌症方法有手术,放化疗等,随着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目前生物治疗的手段已经包括了抗体治疗、细胞因子治疗、过继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21世纪将是肿瘤生物治疗的时代。 生物治疗通过调动人类自身机体的防御机制,可阻止肿瘤生长,实现患者自身机体的“自主抗癌”,有望达到完全消灭癌细胞并根治的目的,将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方向。 有用(1)评价成功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