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预防肿瘤需留意早期信号

转载 来源: 汉网 2013/3/13 10:21:06

  近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中招”,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有5人死于癌症,人们一生中患癌概率为22%。其中,肺癌、胃癌、肝癌成为发病与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新版中国癌症地图显示山东是胃癌等肿瘤的高发地区,那么平度市肿瘤的发病率是否也有所提升?提升的原因又是什么?哪些症状又是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对此,记者采访了平度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郭秀辉。

  恶性肿瘤病人住院须预约

  新版中国癌症地图出炉后,为了了解平度市肿瘤发病的相关情况,记者来到平度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郭秀辉正整理肿瘤病人的资料,她是该科室的副主任,刚从外地进修回来不久,是肿瘤防治方面的专家。

  据郭秀辉介绍,我国近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发病率无论男女,城市均高于农村。从年龄段上看,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恶性肿瘤发病率为87.07/10万,40岁至44岁年龄段恶性肿瘤发病率几乎翻番,达到154.53/10万;50岁以上人群发病占全部发病的80% 以上。无论城市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已超越心脑血管疾病位居全部死亡疾病之首,故肿瘤仍是威胁国人生命的最大疾病。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估计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即每7至8人中会有1人因癌症死亡。

  “近年来平度市肿瘤病人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郭秀辉介绍,粗略从医院肿瘤科的就诊数据来估计,2008年医院肿瘤科病房床位36张,住院病人平均每天25人左右;2009~2010年床位数53张,住院病人平均每天65人左右;2011~2012年床位数59张,住院病人平均每天80人左右,由于病房床位少于住院人数,肿瘤病人住院必须提前预约,一般需等待3~5天才能入院。“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去外地就诊的肿瘤病人。”郭秀辉介绍,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一位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的死亡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84.27%。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为肺癌,男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众多因素致肿瘤病人增加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肿瘤病人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呢?郭秀辉总结了以下几类原因。

  工业化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包括过多接触有机溶剂染料如染发剂、居住或工作在残留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新装修房屋内、经常吸入汽车尾气、经常接触各种辐射等;人口的老年化,50年前,我国人均寿命为49岁左右,而现在为70多岁,已经非常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随着年龄的老龄化,出现老年性疾病自然也就增多了;农村的城市化,现在好多农村都向城镇化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紧张,饮食结构也有非常明显的改变,不健康的饮食增多,导致癌症发病率增高;工作压力大,由于肿瘤的发病与人体免疫功能有很大关系,如果人长期工作压力大,导致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使人很劳累,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 ,也会诱发一部分肿瘤,比如淋巴瘤;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鼻咽癌、淋巴瘤、宫颈癌等;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熬夜、不健康饮食、生活不规律等;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条件好转 ,以及城镇医保、新农合报销减轻了治疗经费,要求治疗的患者增多;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认识的越来越深,防治肿瘤方法的逐渐增多并日臻完善,肿瘤治疗效果大幅度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总体肿瘤患者数量较前增多。

  “总结起来说,这些高发癌症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只要在平时多加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少抽烟喝酒,不吃霉变的食物,患肺癌肝癌的几率就会减少很多。”郭秀辉提醒。

  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就医

  郭秀辉表示,只要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慧眼识癌,大多数癌症都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那如何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呢?出现什么情况就应该到医院诊治呢?一般来说,以下十种情况就是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应尽早就医。

  无痛性肿块:身体任何部位出现的肿块,无明显疼痛表现,尤其是颈部、乳房、腹部等处。肿块可大可小、或单个或多个,皮肤颜色如常,无痛不痒;

  皮肤、黏膜久治不愈的溃疡;

  黑痣或疣发生改变:黑痣或疣突然增大,颜色加深,或局部骚痒、溃烂、脱毛、粗糙等应怀疑恶变;

  咳嗽、痰中带血:不明原因的咳嗽、痰中带血、伴有胸痛,一般治疗不见好转时,应排除肺癌的可能;

  进食不畅:下咽食物时有梗阻感,或者感到胸骨后闷痛不适,并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是食道癌的常见症状;

  食欲下降、上腹部饱胀:平时进食良好,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除消化道肿瘤;

  大便习惯改变、便中带血:无明确病因(如痔、肛裂等)的大便带血、大便变细、变形、大便习惯改变等是大肠癌的常见表现;

  无痛性血尿或排尿不畅:尿中带血而无痛应注意是否有肾脏或膀胱肿瘤。老年男性出现排尿困难和不畅应鉴别前列腺炎与前列腺肿瘤;

  鼻塞、涕中带血或声嘶:成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鼻塞、鼻涕中带血或伴有头痛是鼻咽癌的常见症状。不明原因的长期声音嘶哑是喉癌的早期表现;

  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不明原因出现阴道出血,特别是闭经后妇女出现白带增多、带血,应及时检查排除女性生殖器肿瘤。

肿瘤更多热文推荐》》》

【直击肿瘤01】淋巴癌频发 专家荐3法远离淋巴癌纠缠

【直击肿瘤02】营养过于丰盛 胰腺癌易恋上富人

【直击肿瘤03】肺癌名列恶性肿瘤榜首 防肺癌关键是控烟

4种体质的人容易得癌症 癌症预防要找对饮食

常吃加工肉或得胰腺癌 预防胰腺癌的3大类食物

(责编:宁果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各种癌症的早期症状。 如何预防各种癌症?(专家回答。赏80分)

癌症如果能早期发现,其治愈率可达65%以上。要作到早期发现,就应了解哪些是常见癌症的早期信号。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伴有胸痛,应怀疑是否患有肺癌。妇女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白带增多,伴有血性或恶臭时,应怀疑有无子宫颈癌。消瘦、肝区疼痛等症状,怀疑有无肝癌、胃癌。 乳房出现无痛性的实硬肿块,考虑到有无乳腺癌。

Q:常见癌症是可预防的吗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WCRF)于今年2月26日发布长达200页的《癌症预防政策及行动》,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由23位世界著名的专家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写成,提出了建议。该文件统计了各国资料,认为常见的12种成人癌症中,在高收入国家(如英美),有1/3是可预防的,而在低收入国家(如我国),约1/4是可预防的。此数字还不包括禁烟的结果,单独禁烟就可减少癌症的1/3。不过因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这两个数字并不能简单的相加。

经过控制饮食、加强活动及保持体重后,在我国可预防癌症:食管癌44%、口腔咽喉癌44%、肺癌38%、子宫内膜癌34%、胃癌33%、乳癌20%、结直肠癌17%、胰腺癌14%、肾癌8%、肝癌及胆囊癌各6%,总计平均约27%,如以全部癌症计为20%。而在英美,则预防子宫内膜癌可各达56%和70%、结直肠癌43%和45%、乳癌42%和38%等,总计平均各为39%和34%,如以全部癌症计为26%和24%。

未来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发病率骤升、人们活动更少而且吃精加工和能量密集的食物和饮料越来越多,癌症的发病率将大幅度上升。但通过此研究,可以认为癌症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此报告对政府、企业、学校、媒体及各机构提出了促进健康的各种建议。如①新的道路规划应鼓励走路及骑自行车;②政府及学校食堂应提供健康饮食,自动售货机无不健康饮食;③学校应积极加强体育活动;④食品及饮料工业对健康食物的定价应低于其他产品,停止对儿童推销含糖饮料及不健康食物;⑤政府应配合联合国从法律上支持母乳哺育;⑥媒体宣传应促进癌症预防并减少可能误导观众的内容;⑦医务人员应宣传健康知识包括癌症预防等。

至于我们每个人应当怎么办?2007年11月WCRF发布了500多页的《食物、营养、体力活动与癌症预防》的报告,提出了以下10个方面:


1.保持正常体重,尽可能瘦一些。正常体重范围为BMI18.5~25公斤/m2,要求21岁到达此范围后体重及腰围不再增加。


2.要有体力活动,至少每天活动30分钟,参加健身锻炼,少静坐,如看电视。


3.少吃能量密集食物,这是指100克能产225~275大卡的食物,如多油脂、加糖及/或低纤维食物。少吃快餐,不吃含糖饮料。


4.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全谷类(如粗粮)及豆类,非淀粉蔬菜水果每日>400克。


5.少吃动物食物,如红肉(猪、牛、羊肉),每周<500克,不吃加工的肉类(如腊肉、咸肉、火腿等)。


6.如果饮酒,男性每日<25克酒精,女性每日<15克酒精。


7.少吃咸的及用盐加工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每日食盐<6克。


8.不用保健品来“防癌”。

以下2条是对特定人群的。


9.母亲及婴儿最好用母乳哺育直到6个月,以后再加其他液体及食物。


10.癌症患者在治疗后应该按癌症预防的各项建议去做。


除以上各条外,禁烟(包括二手烟)是应该做到的。这些措施是为了减少发生癌症的机会,不会完全消灭癌症。因有些因素(如遗传因素)是我们不能控制的。

以上资料说明高收入国家预防效果较好。这与文化水平、认识及措施都有关。但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经济水平并不比高收入国家差多少,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去预防更多的癌症。此外,癌症的治愈率与早发现、早治疗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得了癌症,早期治疗预后也是好的,所以定期全面的体检也是必不可少的。

Q:当地公立三甲医院常见癌症当地公立三甲医院有/3是可预防的?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WCRF)于今年2月26日发布长达200页的《癌症预防政策及行动》,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由23位世界著名的专家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写成,提出了建议。该文件统计了各国资料,认为常见的12种成人癌症中,在高收入国家(如英美),有1/3是可预防的,而在低收入国家(如我国),约1/4是可预防的。此数字还不包括禁烟的结果,单独禁烟就可减少癌症的1/3。不过因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这两个数字并不能简单的相加。

经过控制饮食、加强活动及保持体重后,在我国可预防癌症:食管癌44%、口腔咽喉癌44%、肺癌38%、子宫内膜癌34%、胃癌33%、乳癌20%、结直肠癌17%、胰腺癌14%、肾癌8%、肝癌及胆囊癌各6%,总计平均约27%,如以全部癌症计为20%。而在英美,则预防子宫内膜癌可各达56%和70%、结直肠癌43%和45%、乳癌42%和38%等,总计平均各为39%和34%,如以全部癌症计为26%和24%。

未来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发病率骤升、人们活动更少而且吃精加工和能量密集的食物和饮料越来越多,癌症的发病率将大幅度上升。但通过此研究,可以认为癌症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此报告对政府、企业、学校、媒体及各机构提出了促进健康的各种建议。如①新的道路规划应鼓励走路及骑自行车;②政府及学校食堂应提供健康饮食,自动售货机无不健康饮食;③学校应积极加强体育活动;④食品及饮料工业对健康食物的定价应低于其他产品,停止对儿童推销含糖饮料及不健康食物;⑤政府应配合联合国从法律上支持母乳哺育;⑥媒体宣传应促进癌症预防并减少可能误导观众的内容;⑦医务人员应宣传健康知识包括癌症预防等。

至于我们每个人应当怎么办?2007年11月WCRF发布了500多页的《食物、营养、体力活动与癌症预防》的报告,提出了以下10个方面:

1.保持正常体重,尽可能瘦一些。正常体重范围为BMI18.5~25公斤/m2,要求21岁到达此范围后体重及腰围不再增加。


2.要有体力活动,至少每天活动30分钟,参加健身锻炼,少静坐,如看电视。


3.少吃能量密集食物,这是指100克能产225~275大卡的食物,如多油脂、加糖及/或低纤维食物。少吃快餐,不吃含糖饮料。


4.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全谷类(如粗粮)及豆类,非淀粉蔬菜水果每日>400克。


5.少吃动物食物,如红肉(猪、牛、羊肉),每周<500克,不吃加工的肉类(如腊肉、咸肉、火腿等)。


6.如果饮酒,男性每日<25克酒精,女性每日<15克酒精。 +


7.少吃咸的及用盐加工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每日食盐<6克。


8.不用保健品来“防癌”。

以下2条是对特定人群的。


9.母亲及婴儿最好用母乳哺育直到6个月,以后再加其他液体及食物。


10.癌症患者在治疗后应该按癌症预防的各项建议去做。


除以上各条外,禁烟(包括二手烟)是应该做到的。这些措施是为了减少发生癌症的机会,不会完全消灭癌症。因有些因素(如遗传因素)是我们不能控制的。

以上资料说明高收入国家预防效果较好。这与文化水平、认识及措施都有关。但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经济水平并不比高收入国家差多少,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去预防更多的癌症。此外,癌症的治愈率与早发现、早治疗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得了癌症,早期治疗预后也是好的,所以定期全面的体检也是必不可少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