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晓玲医生

池晓玲

主任医师 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

擅长疾病:

辨证施治、中医心理治疗、情志疗法、中医外治法及药膳食疗、养生保健,提出并实施中医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治疗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个人介绍:

  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候选人,广州市越秀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广东省三八红旗手。

  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第六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中医哲学访问学者。

  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广东省中医院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学术学科带头人及项目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身免疫性肝炎优势病种协作组组长,肝硬化重点病种协作组副组长、酒精性肝病重点病种协作组副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中医肝病免疫实验室”主任。

  社会兼职:任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科技评审专家库成员;广东省保健协会首席专家顾问,广东省保健协会健康服务示范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药学会中医肝病用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自然疗法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药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自然疗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科普评审专家,广东省医疗事故专家鉴定委员会成员,广州市医疗事故专家鉴定委员会成员等40多个学术任职。

  杂志兼职:担任《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药科杂志》编委,《中华中医药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医杂志》审稿专家。

  学术专长:

  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修养,热爱中医事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辨证施治、中医心理治疗、情志疗法、中医外治法及药膳食疗、养生保健等,尤其擅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临床诊疗,提出并实施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治疗肝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疗效显著。近5年,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在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上推广30余次,部分方案已全国近30家三甲医院及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擅长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指导养生调养,长期致力于中医科普及养生食疗保健推广工作,不断将健康的理念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递给广大肝病患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送进寻常百姓家。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百名科普专家”,2008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百名优秀中医信使”,2010年获“平衡针灸国际名医奖”。

  主持及参与了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项。其中主持国家“十二五”重大传染病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课题12项,其中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传染病专项课题6项。主持及参与制定国家级及学会行业标准14项,其中主持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肝纤维化临床诊疗指南”、主持修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诊疗指南”,该标准已推广应用。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1项(排名第1),获得广东省药学会科技一等将1项(排名第1),取得科技成果证书1项(排名第2),新技术1项(排名第2),获得发明专利6项(排名第1),已授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 7篇。主编及参编专著16部。

详细»

已解答问题
Q:

肝脏如何排毒?肝脏能解百毒吗?

A:

你好,肝脏如何排毒,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而肝脏排毒是各种毒素经过肝脏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后,转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的过程。肝脏排毒时间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肝脏不能解百毒,肝脏的解毒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并非“百毒不侵”,毒物过多或肝脏受损,解毒功能发生障,最好结合医生合理用药治疗。[详细]

Q:

肝脏被切了一半还能活吗?

A:

你好,肝脏被切了一半还能活的,这没有影响,当肝脏被切除70%-80%时,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生理紊乱,正常情况下只需要20%-30%的肝细胞即可满足全身的需要。而当人体肝脏内长了肿瘤并已使肝脏变形时,只要这些占位性病变没有压迫到汇管区,手术中只要保留300g以上的健康肝组织,术后患者仍未见明显症状,肝功能也不会有太大障碍的。[详细]

Q:

牙龈出血是肝脏有问题吗?

A:

你好,牙龈出血是肝脏有问题,牙龈出血与肝脏受损有关系的,如果肝脏出现损伤,由于肝细胞损伤后,肝脏产生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继而凝血机制发生障碍,就有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情况。但是不一定是肝脏引起的,引起牙龈出血的原因很多,牙龈出血的原因很多,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口腔局部因素引起,如牙龈炎、牙龈瘤等。另一方面是全身性疾病表现的牙龈出血,如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详细]

Q:

肝炎患者的表现有哪些?肝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A:

你好,肝炎患者的表现有全身倦怠、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皮肤颜色尿液发黄,感到恶心、厌油、腹泻感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等,这情况需要进行肝胆B超检查,肝功能检查的,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详细]

Q:

皮肤干燥与肝脏有关吗?

A:

你好,皮肤干燥与肝脏有关,维生素A能促进上皮组织的生长和分化,维持上皮的完整,在维持皮肤的湿润度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当肝脏患病,肝功能发生障碍时,由于小肠对维生素A的吸收减少,或由于维生素转运发生障碍,维生素A的含量降低,其吸收和转运的障碍程度均受到肝损害的影响,或肝病时饮食不佳,从膳食中摄取的维生素A也会受到影响而减少。因此,肝病患者如果有上述情况,就会出现皮肤的干燥现象。[详细]

Q:

重度黄疸导致的皮肤瘙痒是怎么回事?

A:

你好,重度黄疸导致的皮肤瘙痒,因为重度黄疸患者由于胆汁分泌障碍引起高胆红素血症,胆汁中的胆盐成分刺激感觉神经末梢而使病人感到周身皮肤瘙痒。由于瘙痒难忍,患者便用手不停地进行抓挠,甚至将肩背部靠到墙角摩擦以解除其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休息与睡眠,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详细]

Q:

肝病腹胀的原因是什么?肝病为什么会腹胀?

A:

你好,肝病腹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肝功能不正常,门静脉血运不畅,引起肠道平滑肌张力减小等因素有关。肝功能不正常,消化液分泌不足,肠道蠕动功能紊乱,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细菌大量繁殖造成食物在消化道过度发酵、腐败,产生过多的气体积存在肠道中而感觉到腹胀。如果是肝硬化,肠道运动功能紊乱,肠系膜及肠壁发生水肿,不能正常蠕动,气体难以从肛门排出,腹胀会更加明显。[详细]

Q:

肝囊肿是怎么回事?

A:

您好,肝脏囊肿有两种原因,单纯的肝脏囊肿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囊肿一般是孤立地存在,个数不多,但比较大。而如果是多囊肝,则虽然囊肿的体积与单纯肝脏囊肿的体积相比较小,却会充斥于整个肝部,呈弥漫性分布。单纯肝脏囊肿对人体的影响比较小,不会对生命造成危害;而多囊肝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对人体的影响较大,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祝您早日康复。[详细]

Q:

佛手有什么功效呢?

A:

你好:佛手的功效为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详细]

Q:

佛手该如何吃?

A:

你好:佛手可以用冰糖炖着吃,将新鲜的佛手柑洗净以后,不用削去外层的表皮,而是直接将其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或者刨成丝状,在锅内放入适量的水,放放入两把冰糖,将佛手柑放下以后,炖上十个小时左右。炖好后你会发现,佛手柑颜色变成透明色,十分的透亮,整煲糖水看起来像蜜糖一样粘稠。待其冷却后,就可以密封起来放入冰箱内冷藏,在需要的时候取少量用热水或者冷水冲泡即可饮用。祝你健康![详细]

Q:

佛手人人都合适用?

A:

你好:佛手一般人均可食用。佛手外皮呈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有助于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由于佛手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等等多种营养成分,因此男女老少皆可食用。但是由于佛手瓜属于温性食物,所以凡属阴虚体热和体质虚弱的人应少食。祝你健康![详细]

Q:

佛手饮食疗方有什么功效?

A:

你好:佛手在岭南地区种植,叶子尖长,果子形状像人的手,生佛手是绿色的,熟佛手是黄色的,果子的皮像橙柚,果子的味道甘甜清香,在秋季采收。中医认为佛手味辛、甘,能够健脾止呕、疏肝理气、化痰止咳,可以治疗呕吐、食欲不振、肝胃气滞等症,佛手还能提炼佛手柑精油,能够美容护肤,而佛手根可以治疗男性下消、四肢酸软。祝你健康![详细]

Q:

什么是伤寒?

A:

你好,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但在目前的传染病防治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伤寒”,指许多热性疾病,在中医学属于“湿温”病范畴,与现代医学的伤寒与副伤寒,具有不同的含义。伤寒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并非只局限于肠道受损。伤寒的基本病理特征是持续的菌血症与毒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为主的增生、肿胀、坏死与溃疡形成等病变为显著。[详细]

Q:

伤寒的症状有哪些?

A:

你好,伤寒的症状(1)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于本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2)极期:病程的第2~3周。常伴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亦较多在本期发生。本期内疾病表现已充分显示。(3)缓解期:病...[详细]

Q:

伤寒如何治疗?

A:

你好,伤寒治疗,1.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伤寒虽有特效抗菌药物治疗,但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尤以护理及饮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2.病原治疗,许多药物对伤寒病原治疗有效。抗菌药物主要是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最好结合医生合理治疗的,按时用药,这有助于病情恢复的。[详细]

Q:

如何预防伤寒?

A:

你好,预防伤寒,1.控制传染源,及早隔离、治疗患者。隔离期应至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天为止。亦可进行粪便培养检查,1次/5~7天,连续2次均为阴性者可解除隔离。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均须作适当的消毒处理。慢性带菌者的管理应严格执行。饮食、保育、供水等行业从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带菌者。慢性带菌者应调离上述工作岗位,进行治疗,定期接受监督管理。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详细]

Q:

伤寒疫苗的作用有哪些?

A:

你好,伤寒疫苗的作用是预防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伤寒的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预防伤寒的免疫反应。在有伤寒疫情发生时,常使用该疫苗进行周围健康人群的应急接种,以防疫情的扩大。伤寒疫苗副作用注射部位在二十四小时内会有轻微疼痛。间中会有针口发炎或肿胀。有百分之一至五的人士会感觉轻微发热。[详细]

Q:

伤寒的并发症有哪些?

A:

你好,伤寒的并发症1.肠出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2.4%~15%,多见于病程第2~3周,从大便隐血至大量血便。2.肠穿孔,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4%~4%,多见于病程第2~3周。3.中毒性心肌炎,发生率3.5%~5%,常见于病程第2~3周伴有严重毒血症者。4.中毒性肝炎,发生率约10%~68.5%(多数在40%~50%),常见于病程第1~3周。5.支气管炎及肺炎 支气管炎多见于发...[详细]

Q:

伤寒吃什么药最好

A:

你好,伤寒是由伤寒沙门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需要给予抗伤寒杆菌药物治疗,如选用奎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但是18岁以下的儿童是禁用的。18岁以下的儿童可以选用二,三代头孢类,如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克洛等都可以抗伤寒杆菌。也可以配合中药进行治疗伤寒,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详细]

Q:

伤寒要化验什么?如何确诊?

A:

你好,伤寒要化验血培养、肥达氏反应、血常规、三大常规、生化相关、消化系彩超等,根据临床表现、检查可进行诊断。另外检查肥达氏试验,伤寒血清凝集试验即肥达反应阳性者对伤寒,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最好及时检查,明确后结合医生合理治疗的。[详细]

新闻 养生 育儿 美容 两性 饮食 心理 减肥 妇科 男人 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