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上流传着“接种疫苗后出现肺结节”、“长期戴口罩会导致肺结节”的说法,人们对于肺部结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最近年底去做体检的人也非常多,一些人在这过程中发现了肺结节的问题。那么肺结节跟什么病因相关?又跟肺癌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心胸外科许波医生来聊一下。
肺结节发病率增高,跟这些原因离不开关系
肺结节,可以理解为肺里长了一个小“疙瘩”,在影像学中,对于小于3公分的这种“疙瘩”,都统称为肺结节,目前检查出的肺结节非常多都是1公分以下,类圆形的或者不规则形状的。
谈到网友们关于“新冠疫苗与肺结节”方面的焦虑和疑惑。许波医生表示,接种新冠疫苗与肺结节的形成是没有关系的。大多数的肺结节形成都是因为细菌、真菌等感染形成的炎症,而接种疫苗与这些感染无关。还有一些说法称“长期戴口罩”会导致肺结节,许波医生表示,长期戴口罩这个行为不会导致肺结节,反而更应该关注的是所处的环境,比如有些人像矿工、纺织工人,因长期在有颗粒污染物的环境中工作,即便一直戴着口罩的,也无法完全过滤所有的颗粒,时间久了他们吸入的颗粒积累下来,就可能会诱发肺结节。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肺结节的发病率在10%-20%左右。许波医生表示,近年来,肺结节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一方面与人们体检意识的而提高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检查的人多了,发现的概率自然也增高。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也对肺结节的发病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居住或者工作的地方污染严重,比如PM2.5超标,那么人体长期吸入这些细颗粒物到肺后,它们会停留在肺泡上,炎症细胞会包裹它,这就容易形成一个炎性结节。这类结节如果持续炎性刺激则有可能发展成肺癌。我们经过回顾近几年的临床病例发现,40-50岁的女性肺结节及肺癌的发病率较前明显升高,举个例子,一位姓王的女士,45岁,今年4月份在我院门诊体检发现右上肺结节,当时结节大小约1cm左右,虽然结节不大,但影像学上看符合早期肺癌的各项特征。当时我建议她住院手术,王女士觉得自己一个全职家庭主妇,不吸烟、不喝酒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而且家里也没有过癌症的患者,并未放在心上。4个月后王女士出现刺激性咳嗽,且有痰中带血的症状,再次到我院检查,这时结节已长至3公分,并有纵膈淋巴结肿大。后经穿刺活检证实肺腺癌,而且是中晚期,已无法手术切除,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结合上面这个例子,之所以40-50岁的女性患者增多,我认为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这类女性大多处在更年期,长期焦虑情绪可以使自身免疫力下降,增加肿瘤的发病率,二是长期的在家做饭,吸入油烟刺激所致。此外,特殊的细菌感染比如肺结核,还有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情况都可以在肺部形成炎性结节。”许波医生说道。
那么肺结节跟肺癌有关系吗?许波医生回答:“肺结节只是一个影像学上的表现。就是说,它只是我们在拍片下头看到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有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良性的炎性结节是肺结节中最常见的一种,但早期的肺癌在影像中的表现也是一个小结节。不过整体来说,恶性的肺结节所占的比例不到1%。”
发现肺结节后,符合这些特征需要做手术治疗
肺结节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大多数患者都是体检的时候才发现的,因为缺乏对肺结节的了解,很多患者容易陷入焦虑之中。许波医生表示,其实绝大部分的肺结节都属于良性病变,恶性率不到1%,当然有些肺结节还是需要及时做手术切除的。“查出肺结节之后,主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小,一个是形态。如果肺结节大小超过两公分,已经符合手术指征,而0.8-1公分以上的肺结节也需要结合形态判断,高度重视。在形态上,如果以下三点符合两点,也需要考虑做手术:1、实性成分超过50%;2、有毛刺或者胸膜牵拉的影像学表现;3、结节中有血管穿过。上述情况只要符合其中两点,就有手术治疗的可能。再举个例子,一位40多岁的张女士,三年前门诊体检发现的左上肺结节,大小0.7cm,当时拍片可见结节中有血管穿过,实性成分不到10%,我建议她三个月以后复查。三个月以后复查发现实性成分达到60%,我建议她手术治疗,手术后的病理提示为原位癌,为最早期的肺癌。术后无需任何特殊治疗,现在每年定期复查未发现转移和复发迹象。”许波医生说道。
许波医生表示,一般来说,对于三公分以下的肺结节都是采用微创手术进行切除,但如果患者曾经得过肺炎或胸膜炎,胸部有大量黏连,就没有办法做微创了。同时,对于新冠阳性或新冠康复期的患者,至少应等到转阴以后3-4周方考虑进行手术。
而对于还不需要手术的肺结节患者,也需要密切留意,定期复查。如果肺结节大小在5毫米以上,且三个月内进展的长度大小超过50%,也建议及时进到医院进行干预。而5毫米以下的结节不需要特殊处理,药物治疗等手段也不能使它变小。
最后,许波医生也提醒大家,一般的X光只能发现1公分以上的结节,不利于早期的筛查。对于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的检查;如果年龄已经超过60岁,可增加频次到每年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