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说睡就睡”可能是一种病 这个年龄段要特别注意

家庭医生在线 2022/9/21 19:10:30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对智能设备的依赖,睡眠健康已经成为值得全民关注的一大健康问题。《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有3亿多人存在睡眠障碍,而在这样庞大的睡眠障碍人群中,一种叫做“发作性睡病”的罕见病值得关注。

9月22日是世界发作性睡病日,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联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蓝鲸罕见病专项基金,举办了一场《罕见的梦》全国首个关爱发作性睡病患者主题公益画展。画展中所有的画像均由发作性睡病患者(又称“觉主”)投稿梦境内容,大众志愿者进行绘画创作。

现场除了患者画作观赏,大众更可以透过公益“测睡眠”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张斌鼓励大众关注睡眠健康,他提醒:发作性睡病并不可怕,及时治疗才是正确的做法。当出现相关症状时,需要提高警惕,尽快到睡眠医学中心就诊。


画作《海底畅游》 画手:Gawiee

梦境来源:发作性睡病患者 冯冯


画作《大眼睛》 画手:Hyper Blossom

发作性睡病高发于青春期

“发作性睡病已在全球多个地区被认定为罕见病。”张斌介绍,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严重的高发于儿童期的慢性罕见神经系统疾病。由下丘脑中产生下丘脑分泌素的神经元缺失引起的,罕见且严重的、慢性睡眠-觉醒状态不稳定的神经紊乱。华人发病率0.034%,我国约70万人患病;青少年发病率较高,通常在10-20岁开始发病,10岁左右会有一个发病高峰期。

发作性睡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日间过度睡眠,猝倒发作和夜间睡眠障碍(包括夜间睡眠中断、觉醒次数和时间增多、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梦魇、异态睡眠及REM睡眠期行为障碍等)。

“绝大多数患者都有日间过度思睡的症状;在吃饭、看书、上课甚至开车的时候,睡意突然袭来;情绪激烈时突然瘫倒;晚上睡觉时常常感受俗称的‘鬼压床’,醒来时感觉仍身在梦里,伴随着怪诞、恐怖梦境幻觉;猝倒则是发作性睡病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发生率约为75%。”



全国首个关爱发作性睡病患者主题公益画展(医院供图)

发作性睡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经常会遇到有人说,哎哟你真好,说睡就能睡,其实我听了这个话是有点儿心酸的,因为失去身体的掌控,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种痛苦。”这是发作性睡病患者暴敏冬讲述自己身患发作性睡病的原话,她也是“觉主”家发作性睡病关爱中心的负责人。

对于暴敏冬来说,去年9月份是让她心痛的一个月份。“9月1号刚开学,就有两个不同地方的不同家长跟我讲,孩子被劝休学了,建议治好疾病再来吧,但实际上发作性睡病目前是没有办法治愈的。孩子们都是在这种自卑自责的心理下长大的,对他整个人生的影响也很大,我们好多患者就是成年之后,依然还会深深的陷入这种自卑心理。”

张斌表示,发作性睡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也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大部分儿童、青少年患者无法正常接受教育,成年后就业率低。由于发作性睡病患者随时面临日间过度睡眠带来的生命威胁,机动车意外伤害的入院风险是无患病人群的6.7倍。同时,患者的直接与间接医疗支出是无患病人群的8~9倍。


 “秒睡可能也是病” 主题讲座(医院供图)

发作性睡病漏诊及误诊率较高

“大多数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症状不会自行改善,需要终身接受治疗。不过,绝大多数患者在对症治疗以及生活调整的情况下,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冯媛介绍,发作性睡病的总体治疗目标是恢复和维持社会功能;维持日间清醒;控制猝倒,避免意外事故;改善夜间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公众对该疾病了解不足,发作性睡病经常被误诊为抑郁、癫痫等疾病,从而造成了较高比例的漏诊及误诊,耽误了患者的病情。“我们所接触到的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大约都要花费10年以上才能确诊自己患上了什么病。”

冯媛提醒,当出现白天嗜睡时,不能单纯理解为“晚上没睡够”,应提高警惕,及早到正规医院就医咨询。可通过睡眠相关量表评估、神经电生理检查(如夜间多导睡眠监测、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等辅助诊断。

“目前,发作性睡病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重点在于预防日间过度思睡、猝倒、睡眠瘫痪以及改善夜间睡眠紊乱;非药物治疗包括日间有规律小睡,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得到社会心理的支持。”张斌呼吁,大众对患者应少一点误解和责备,多一点关怀与理解,并鼓励其采取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此次画展就是为了持续推动发作性睡病的公益社会宣传。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蓝鲸罕见病专项基金副主任徐瑞介绍,画展中的画作背后都饱含患者的心声以及志愿者的美好祝愿,在引导患者正视梦境的同时,呼吁更多大众关注这种疾病。

(责编:陈添许 通讯员:凌伟明)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