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一天吃几个鸡蛋最合适?

2022/3/2 14:00:20

鸡蛋是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食材,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跟人体生理需求差不多,吸收和利用率能达到98%以上,营养价值极高。每天吃一个鸡蛋,能为身体补充维生素,保护视力,降低患上白内障风险。鸡蛋中含有的卵磷脂和卵黄素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帮助提高记忆力。但网上流传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过高,因此一部分人吃鸡蛋时会把蛋黄去掉或严格限制吃鸡蛋的量,那小小的一颗鸡蛋一天吃几个最为合适。


一天吃几个鸡蛋最合适?

1、从蛋白质上来讲

蛋白质是生命之基础,是身体一切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有充足的蛋白质才能维持正常代谢。鸡蛋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算是优质的蛋白质,吸收率极高,远远超过牛奶和豆制品。只是从蛋白质的角度上来讲,一天吃鸡蛋的量没有上限。若非要有数量限制,男性每天吃鸡蛋在10个左右,女性不能超过8.4个鸡蛋。不过吃鸡蛋的数量并没有标准线,对于消耗量大以及增肌的运动人群可以多吃鸡蛋。

2、从饱和脂肪酸角度讲

适量的饱和脂肪酸会对身体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吃太多却会引起身体肥胖,增加患上三高风险。成年人单日摄入的饱和脂肪酸需低于22克,一个蛋黄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在1.6克。说白了,没有从其他食物中摄取饱和脂肪酸的前提下,22克饱和脂肪酸约等于13个鸡蛋。

3、从胆固醇角度上来讲

对于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最为关心的莫过于胆固醇。一部分人不敢吃蛋黄,认为其中有太多胆固醇,会升高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加重病情,所以一天最多只能吃1~2个鸡蛋。其实食物中的胆固醇跟血液中的胆固醇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身体上85%的胆固醇是自身合成的,剩下的一部分是从食物中获取。而且经过研究表明,食物中含有的胆固醇跟心血管的发病率并没有直接关系。


哪些吃鸡蛋的方法会伤害身体健康?

1、吃生鸡蛋

有人认为生鸡蛋比煮鸡蛋营养价值更高,这简直是无稽之谈。生鸡蛋中含有太多大肠杆菌,一旦进入体内,就会引起腹泻或肠胃炎。生鸡蛋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身体对生物素的吸收,导致人们食欲降低、肌肉疼痛和没有力气,因此鸡蛋必须高温煮熟之后再吃。

2、吃半生不熟的隔夜鸡蛋

煮熟的鸡蛋第2天可以重新加热再吃。但半生不熟的鸡蛋中含有太多细菌,易引起腹胀。不过鸡蛋煮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因为蛋黄中含有的亚铁离子会跟蛋黄中的硫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不易被身体吸收。


温馨提示

虽然每天吃鸡蛋的量并没有标准,但并不代表着吃得越多越好,以免因为营养单一而导致营养不良。吃鸡蛋最好的烹调方式是蛋花汤和白水煮蛋,容易被消化和吸收。炒鸡蛋或煎鸡蛋会加入太多调味品和油脂,会让鸡蛋转化成高热量食物,导致身体肥胖。

(责编:黄昕晨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胆固醇高吃什么好

燕麦中富含的水溶性纤维可以“阻止”肠道吸收过多的胆固醇,改变血液中脂肪酸浓度,降低“坏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每天摄取水溶性纤维5—10克,就可使“坏”胆固醇的吸收率降低5%。其他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还有:四季豆、苹果、桃子、瓜类、菇类、海带、黑白木耳、紫菜等。坚果。杏仁、花生、胡桃、腰果、栗子等坚果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还能维持动脉血管的健康和弹性。发表在今年世界心脏病学会年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10个欧洲国家搜集了近40万人的资料分析后发现,坚果吃得越多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越低。每天吃13克坚果的人,得冠心病的风险比吃不到1克的人少四成。但坚果唯一的缺点就是热量太高。专家建议不妨每周吃两次,每次吃8克,大约握在手心松松一把的量,即可获得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剂。黄豆。黄豆饱和脂肪量低,不含胆固醇,用大豆蛋白取代动物蛋白,可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坏”胆固醇、三酸甘油酯,而又不影响“好”胆固醇的含量。此外,黄豆所含的大豆异黄酮和纤维素也能降低胆固醇。每天摄取20—50克大豆蛋白质,约可降低4%—8%的“坏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除了黄豆,大豆蛋白质制品还有豆腐、豆浆等。要注意的是,加工过程会影响黄豆中异黄酮、纤维素含量。深海鱼。其中的欧咪伽—3脂肪酸可以通过影响血脂,降低三酸甘油酯浓度、减缓血液凝集速率、发挥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减少冠心病的发病。深海鱼有鲑鱼、鲔鱼、鲭鱼、秋刀鱼、海鳗等,每周最好至少吃两次。橙汁。其中的植物甾醇是一种和胆固醇结构类似的化学物质,可以和胆固醇在肠道里竞争吸收通道,进而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最近有研究指出,每天摄取植物甾醇2—3克,可降低6%—15%的“坏”胆固醇,而不影响“好”胆固醇。除了橙汁,含植物甾醇的还有坚果、种子、黄豆油、花生油、有的植物奶油里也添加了植物甾醇。戒脂肪、用好油。梅约医学中心建议,除了选择有降胆固醇功效的食物,还要减少摄取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比如说动物内脏,100克猪脑的胆固醇含量就高达2000毫克,比美国心脏学会建议的每天300毫克多了将近7倍,高血脂患者最好少吃。动物性油脂如猪油、牛油,还有少数植物油如椰子油、奶油等,所含的几乎都是饱和脂肪酸,多吃容易造成动脉硬化,建议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代替。含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可使心血管疾病危险度降低25%;以花生油为主的饮食,也可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降16%—20%。其他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主要有色拉油、玉米油、葵花子油等。

Q:总胆固醇偏高吃什么好

燕麦中富含的水溶性纤维可以“阻止”肠道吸收过多的胆固醇,改变血液中脂肪酸浓度,降低“坏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每天摄取水溶性纤维5—10克,就可使“坏”胆固醇的吸收率降低5%。其他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还有:四季豆、苹果、桃子、瓜类、菇类、海带、黑白木耳、紫菜等。坚果。杏仁、花生、胡桃、腰果、栗子等坚果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还能维持动脉血管的健康和弹性。发表在今年世界心脏病学会年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10个欧洲国家搜集了近40万人的资料分析后发现,坚果吃得越多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越低。每天吃13克坚果的人,得冠心病的风险比吃不到1克的人少四成。但坚果唯一的缺点就是热量太高。专家建议不妨每周吃两次,每次吃8克,大约握在手心松松一把的量,即可获得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剂。黄豆。黄豆饱和脂肪量低,不含胆固醇,用大豆蛋白取代动物蛋白,可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坏”胆固醇、三酸甘油酯,而又不影响“好”胆固醇的含量。此外,黄豆所含的大豆异黄酮和纤维素也能降低胆固醇。每天摄取20—50克大豆蛋白质,约可降低4%—8%的“坏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除了黄豆,大豆蛋白质制品还有豆腐、豆浆等。要注意的是,加工过程会影响黄豆中异黄酮、纤维素含量。深海鱼。其中的欧咪伽—3脂肪酸可以通过影响血脂,降低三酸甘油酯浓度、减缓血液凝集速率、发挥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减少冠心病的发病。深海鱼有鲑鱼、鲔鱼、鲭鱼、秋刀鱼、海鳗等,每周最好至少吃两次。橙汁。其中的植物甾醇是一种和胆固醇结构类似的化学物质,可以和胆固醇在肠道里竞争吸收通道,进而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最近有研究指出,每天摄取植物甾醇2—3克,可降低6%—15%的“坏”胆固醇,而不影响“好”胆固醇。除了橙汁,含植物甾醇的还有坚果、种子、黄豆油、花生油、有的植物奶油里也添加了植物甾醇。戒脂肪、用好油。梅约医学中心建议,除了选择有降胆固醇功效的食物,还要减少摄取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比如说动物内脏,100克猪脑的胆固醇含量就高达2000毫克,比美国心脏学会建议的每天300毫克多了将近7倍,高血脂患者最好少吃。动物性油脂如猪油、牛油,还有少数植物油如椰子油、奶油等,所含的几乎都是饱和脂肪酸,多吃容易造成动脉硬化,建议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代替。含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可使心血管疾病危险度降低25%;以花生油为主的饮食,也可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降16%—20%。其他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主要有色拉油、玉米油、葵花子油等。

Q:冬天吃什么滋补身体

此冬天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黄豆芽:蛋白质、维生素B1、B2、C的含量高,是冬季理想的高营养蔬菜。 牛奶:的蛋白质中含有人体9种必需氨基酸;牛奶味甘平,有补虚养身、生津润肠、消渴等作用。冬天需特别注意补钙,牛奶中的钙不仅丰富,而且容易吸收。 黑豆:是各种豆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它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还有磷脂、大豆黄酮、生物素,所以吃黑豆有降低胆固醇、有润肠补血的功能。 香菇: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50多种酶及游离氨基酸,有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分解和排出,非常适合冬季食用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