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阿尔茨海默病常表现为“近事遗忘” 陈晓春教授:早期诊断是关键

家庭医生在线 2021/9/24 16:54:28

阿尔茨海默病是常见的老年人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严峻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和认知障碍学组组长、福建医科大学校长陈晓春教授表示,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或“老年性痴呆”,是一种隐匿起病、以认知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通常伴有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和精神行为异常。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只有尽早诊断,才能把握合理、有效的治疗时机;只有尽早进行疾病干预,才能更好地延缓疾病进展。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和认知障碍学组组长、福建医科大学校长 陈晓春教授

阿尔茨海默病通常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遗忘,“近事遗忘”(即对新近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再现)为它的特征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情景记忆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症状一般表现为“ABC”三主征:A (Activity) 是指日常生活能力减退,B (Behavior) 是指精神行为异常症状,C(Cognition)是指认知功能障碍。

你是否总是忘记把钥匙放在哪里?也许你天生健忘,但如果你经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件或新的信息,那你可能有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陈晓春教授表示:“通常在疾病早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随着疾病的恶化,患者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和日常生活能力减退。到疾病晚期,患者在吃饭、洗漱、穿衣等日常生活方面都需要由他人照顾,这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疾病进展的患者会逐渐出现精神和行为的改变,如变得多疑、易怒、对周围环境兴趣降低、对周围人冷淡,甚至对亲人也漠不关心。陈晓春教授指出,“若精神行为症状进一步恶化,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无目的漫游或走失、昼夜睡眠颠倒等行为,甚至出现激越、脱抑制、攻击性行为。家属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上述异常行为,一定要及时送至专科门诊就治。”

阿尔茨海默病该如何治疗?目前,国内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常用药物有三类: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脑-肠轴调节药物(九期一)。陈晓春教授表示,“其中前两种药物已在临床长期使用,能较明显改善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主要困境是缺少能改变疾病发展进程的药物,即控制病情往痴呆方向发展的药物。但好消息是,包括渤健、礼来、卫材和罗氏在内的多家公司一直深耕在阿尔茨海默病研发领域,并有了一些新的突破。最新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礼来在研药物Donanemab可通过靶向N3pG的β-淀粉样蛋白 (Aβ),迅速清除脑内高水平的淀粉样蛋白斑块,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病理进程,已经被美国FDA列入突破性疗法的范畴,可直接进入绿色审批通道,相信未来能为更多患者带来有价值的治疗药物,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和家庭。”

只有在早期有效的时间窗里通过合理的治疗方式才能更好地干预、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进程,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然而,陈晓春教授认为,我国现阶段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方面还存在一些痛点。早期精准诊断的标准,除了要根据典型的临床特征以外,还需要依靠客观的生物学标志物。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包括致病或风险基因检测、脑脊液Aβ42/40和p-Tau/总Tau蛋白检测、以及靶向神经炎性斑块和原纤维缠结的分子影像学检查。其中,对于中国市场,即我国目前没有任何公认的脑脊液检测试剂盒可供临床使用,这是制约临床早期诊断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分子影像学标志物检测主要看脑内是否有Aβ的沉积,以及是否形成Tau蛋白病理。同样,我国市场上没有任何公开上市产品可供影像学标志物的检测,也影响了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断的精准。

“当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状况并不乐观,主要是因为健康知识普及不到位,特别是脑健康知识十分欠缺,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就会变糊涂,所以不会主动到医疗机构寻医问诊。其次,我国从事认知领域临床工作的专业人员相对匮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诊疗的可及性。所以,现阶段,我们要重点推进两项工作:一是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二是培训专业化医疗队伍。”陈晓春教授说道。

有人把阿尔茨海默病(AD)比作一个“盗贼”,他一点点偷走了你的爱人、父母、长辈的记忆、人格和灵魂,留下来的是一具陌生而空洞的躯壳。虽然目前尚未有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方式,但是相信只要坚守与努力,总会有打破壁垒的一天。

(责编:朱利祺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