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 彭康
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而在这个时节,一种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中药材,进入了最佳采收季节,它就是“天麻”。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而是与蜜环菌共生,蜜环菌是一种发光真菌,天麻种子和块茎依赖于蜜环菌供给营养生长,天麻依靠体内的溶菌酶素(蛋白分解酶一类物质)溶解吸收蜜环菌的“丝”为营养。天麻生长不需阳光,从种到收不施肥、不锄草、不喷农药,只需注意栽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适宜管理就能正常生长,因而不与农作物争地、争肥、争营养,是种植业项目中回报率最高的“懒汉黄金产业”。
天麻药材是取其干燥块茎,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以冬麻为好,质量优良,春季发芽时采挖者名“春麻”,质量较差。天麻药材,块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顶端有残留茎基(春麻),或为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哥嘴状顶芽(冬麻),末端有自母体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黄白色或淡棕色。气微,性平,味甘,微辛。以质地坚实,体重,有鹦哥嘴,无空心者为佳。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又名“定风草”。
中医认为,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眩晕、惊风、癫痫在临床上表现天眩地转、四肢抽搐,动摇不定,内风扰动的表现。天麻主入肝经,味甘质润,药性平和,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之功,可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使用。天麻也是治疗眩晕、头痛的要药。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常为高血压所致),常与钩藤、石决明、牛膝等同用,如天麻钩藤饮;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痰多胸闷者,常与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等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现代研究,天麻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维生素A类物质、苷、结晶性中性物质、微量生物碱、粘液质等。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量约为0.025%。现已能人工合成天麻素(天麻苷)、天麻苷元及其类似物。研究证实,天麻有镇痛作用,天麻注射液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天麻能降血压,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症。
天麻食用:
1、天麻煮鸡蛋。
原料:天麻片30克,鸡蛋3个,水1000克。加工方法:先将天麻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清汤爽口,食用方便。具有改善头痛、目眩的作用。
2、天麻益智煮猪脑
原料:天麻片30克,益智仁10克,猪脑子2副。加工方法:天麻片、益智仁加水文火煎1小时,放入洗净的猪脑子煮熟后食用。有健脑益智作用,也可以用于脑病后调养。
3、天麻钩藤莲藕羹
原料:天麻15克,钩藤10克,藕粉20克,白糖适量。烹制方法:将天麻、钩藤用干净的白布(或纱布)包好,放入适量清水煎煮后去渣,然后用热汤冲熟藕粉。在冲熟的藕粉中调入适量白糖。可用于眩晕病。
4、天麻肉片汤
原料:天麻15克、猪肉适量。烹制方法:天麻浸软切片待用。肉片做汤,加入天麻片共煮。药、肉、汤俱食,可常服。用于高血压、眩晕、头痛者。
5、天麻薏米粥
原料:天麻10克,薏米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烹制方法:将天麻浸软,切成薄片,与薏米、粳米加水煮粥,调入适量白糖即成。可用于头痛、眩晕。
6、天麻人参酒
原料:天麻200克,人参50克,高度度白酒10千毫升。 制法:将天麻、人参洗净晾干,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搅拌一次,再密封浸泡7天,即可饮用。适量饮用,建议每天30毫升。有益气、祛风通络的作用,可用于四肢麻木、腰腿关节痛等。
天麻经典方:
1、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
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功效: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
为祛痰剂,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
2、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8克,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
功效:平肝清热息风、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头痛、眩晕、失眠等证。
为治风剂,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
3、玉真散-出自《外科正宗》
组成:天南星、天麻、防风、白芷、羌活、白附子各等分。上为末,每服10克。用热酒调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比例酌定。
功效: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主治:风毒痰阻之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
为祛风剂,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神经根型颈椎病、舞蹈病等。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