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疾病,轻则体温异常升高,感觉全身乏力,无缘无故体重下降,发展到疾病严重时,一晒太阳就身体就有过敏反应,容易出现口腔溃疡,这种疾病最显著的症状就是面部出现一只淡红色或者鲜红色的“蝴蝶”,两侧脸颊会覆盖上对称性的面部红斑,也被称为面部蝶形红斑。没错,这种疾病就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由于硫唑嘌呤可以抑制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而嘌呤核苷酸是DNA、RNA合成必不可少的原料,从而抑制了DNA、RNA的合成,也影响到B细胞、T细胞的功能。在临床上,硫唑嘌呤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抑制药,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因此,虽然硫唑嘌呤常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但是也能够治疗其他疾病。那么硫唑嘌呤还能治疗什么疾病?
1、器官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在器官移植手术后的最初12-18个月,硫唑嘌呤作为一种抗增殖的免疫抑制药,可以有利于减少急性细胞型排斥反应和增加患者以及移植体的生存时间。现在临床上出现了另一种更好的药物霉酚酸酯,霉酚酸酯与硫唑嘌呤相比,不良反应较轻,针对急性排斥反应的疗效更为显著,所以大部分医生会优先选择使用霉酚酸酯作为移植后主要的免疫抑制药,但是用于治疗慢性排斥反应则两种药物没有明显差别。
2、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类病因不明的疾病,可以引起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以T细胞、B细胞、浆细胞富集性肝炎为特征。而硫唑嘌呤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标准治疗药物之一,疗效显著,有多项临床试验的数据和结果可以证明。
3、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是一种以反复缓解和复发为特征的慢性消化道炎症性疾病,各种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参与其黏膜免疫损伤过程。虽然炎症性肠病的主要治疗药物是糖皮质激素,但是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和减少药物剂量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大大地降低了该药物的治疗效果。如果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炎症性肠病时加用硫唑嘌呤,就可以平稳的度过药物剂量减少的过程直至停药,从而增加了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