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是我国传统饮品之一,主要做法是将大豆用水泡涨后磨碎、过滤、煮沸而成。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B1、B2和烟酸以及有铁、钙等矿物质,且易于消化吸收。因此不少人早餐会饮用豆浆,但部分人饮用后却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中毒反应,这是为什么?怎么预防豆浆中毒?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陈超刚副主任医师此前接受采访时介绍:喝豆浆中毒主要是因为豆浆没有完全煮沸。
豆浆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它们的加工原料大豆,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又称抗胰蛋白酶)和皂素(亦称皂甙)等有害物质,但是通过高温充分煮沸后,这些有害物质就能被完全破坏掉,如果没有豆浆没有完全煮沸,这些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刺激胃肠道,就容易出现豆浆中毒。
豆浆中毒的潜伏期短者5~10分钟,长者可达1小时,一般以胃肠道刺激症状为主,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伴有乏力、头痛、头晕等,一般不发热,预后良好,不会留下后遗症。因此出现豆浆中毒后,如果症状轻微,一般不需治疗,但如症状严重或出现过敏现象,应及时就医。
怎么预防豆浆中毒?
预防豆浆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豆浆彻底烧开后再饮用。有些家庭会购买生豆浆自行加热饮用,加热豆浆的时候需多加注意。
豆浆加热到70℃~90℃时,皂素受热容易膨胀,导致豆浆表面出现白色泡沫,导致不少人认为此时豆浆已经沸腾,实际上这是一种“假沸”现象,此时的温度并不能破坏豆浆中的抗胰蛋白酶和皂甙等有害物质,所以饮用后容易中毒。出现“假沸”后,可以调小火,或用少量的植物油作为消泡剂,继续加热3~5分钟,直至泡沫完全消失,彻底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