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夜啼?

家庭医生在线 2017/6/29 1:57:59

小儿夜啼是常见的一种情况,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睡到半夜的时候,孩子就会无缘无故的哭起来,大人也是跟着着急。孩子夜啼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不当,受惊等都可能会导致夜啼的发生。那么中医是如何应对小儿夜啼的呢?

5因素导致宝宝夜啼

1、饥饿或过饱

一般而言,小宝宝隔2~3个小时就可能要吃奶,有些妈妈却喜欢固定3个或4个小时才让宝宝吃一次奶,以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对无法忍耐饥饿的宝宝而言,这种方式无疑十分痛苦,因此往往气得哭闹不止,而且在吃奶时会狼吞虎咽地狂喝,以至于喝入太多空气,反而又造成肚子痛,只好再哭一次。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爸爸妈妈以为宝宝哭闹是因为没吃够,于是又喂了一次奶!可是你知道吗?宝宝的神经发育尚未成熟,仍旧保留着吸吮反射能力,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放到宝宝的小嘴里,他就会用力吸吮,结果导致吃奶量过多,宝宝的小肚子越来越胀,进而因为感觉不舒服而哭闹不止。

2、缺钙

宝宝缺钙不积极治疗很可能患上佝偻病,缺钙的宝宝夜间常常烦躁不安,还会出现多汗、枕秃、方颅、囟门闭合晚、肋骨串珠等等症状。

3、惊吓、需要爱抚

白天带宝宝到人多嘈杂的公共场所,很容易让宝宝受到惊吓,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这大多是出于白天过于兴奋或者受到刺激的原因。有些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有安抚需求时,肌肤触摸可以让宝宝心静,但有些父母由于白天工作忙,照顾孩子时间少,到了晚上宝宝会以哭泣来引起父母注意,让父母抱抱自己获得安抚。

4、肚子胀气

由于消化功能不够完善,所以宝宝会不定期出现腹胀状况。

5、想睡觉

有些小宝宝在睡觉之前显得比较烦躁,如果宝宝的眼皮显得很重或一直揉眼睛,那就表示想睡觉了。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夜啼

1、分阴阳,运八卦,平肝木,揉百会、安眠(翳风与风池连线之中点)。惊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冲、内关;脾寒者补脾土,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心热者泻小肠,揉小天心、内关、神门。

2、按摩百会、四神聪、脑门、风池(双),由轻到重,交替进行。患儿惊哭停止后,继续按摩2—3分钟。用于惊恐伤神证。

小儿夜啼可用艾灸治疗

1、艾灸神阙 将艾条燃着后在神阙周围温灸,不触到皮肤,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连灸7日,用于脾寒气滞证。

2、针刺取穴中冲,不留针,浅刺出血。用于心经积热证。

改善婴儿夜啼的食疗方

1、百合莲子粥

原料:百合50克,莲子(带心)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上二味洗净,同置锅中,加水适量,与糯米同煮成粥,粥成加红糖烧煮沸即成。睡前服粥,分早、中、晚食用。

功用:百合清心安神润肺,莲子补脾益肾,养心安神,二者合用具有润肺清心、安神和中之功效。适用于心阴不足,心热内扰引起的夜啼。

2、葱白粥

原料:葱白30-50克,粳米60-90克。

做法:连须葱白洗净切段,粳米洗净,煮粥。粥半熟时,加入葱白,煮至粥熟即可。

功用:葱白温阳散寒,粳米健脾和胃,二者合用,具有温阳健脾之功。适用于脾虚中寒引起的夜啼。

3、莲肉桂圆红枣汤

原料:莲肉、桂圆、红枣、糯米各适量,红糖少许。

做法:将上4味洗净,加水适量,煮成粥,调入红糖服用,每日1-2次。

功用:莲肉补脾益肾,养心安神,桂圆补心安神,红枣调和胃气,三药合用具有镇静安神之功效。适用于小儿惊骇啼哭。

4、小麦大枣茶

原料:淮小麦15克,大枣6克,炙甘草3克,蝉蜕3克。

做法:以上各味水煎,代茶饮,也可加适量白糖。

功用:淮小麦清热养心除烦;蝉蜕清热定惊安神,与大枣、炙甘草合用,具有清心热、健脾胃之功效。适用于小儿夜啼因心热所致者。

(责编:郑永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