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爸妈这样做避免宝宝食物过敏!

2017/4/17 15:44:07

新生儿往往遇到肠绞痛的问题而哭闹不安,如果绞痛的原因来自过敏,那么哭闹的时间会特别拉长,有时甚至哭上好几个小时。建议爸爸妈妈,观察宝宝是否有食物过敏的问题,可仔细检查宝宝的身上是否出现奇怪的红疹,因为皮肤痒而烦躁不安;或者是不是常有吐奶、腹泻的症状等等。

如何预防食物过敏

最早的预防从怀孕期就得开始,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体质的情况要更加小心。当妈妈怀孕时应特别注意忌口,尤其禁食海鲜、奶、蛋类等易过敏食物。

宝宝出生后,一般来说都会鼓励妈妈哺喂母乳的时间越长越好,至少也都要持续哺喂母乳到宝宝六个月大。哺喂母乳是预防宝宝过敏最好的方式,因此,建议宝宝六个月大之前,最好就只单纯的哺喂母乳,六个月之后再帮宝宝添加辅食。

这段期间中,妈妈和宝宝双方都应该特别禁食海鲜虾蟹、花生硬果、大豆、牛奶、蛋类以及麦类这些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对牛奶过敏

至于妈妈因故无法哺乳,而宝宝又有乳醣耐受不良,或是对牛奶蛋白过敏时,建议可以低敏感配方奶来帮忙,他说,现今的水解配方奶粉已经将分子做到非常微细,可用来哺喂易过敏的宝宝。

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基本上是将奶粉中容易引起过敏的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较小的分子,使宝宝能避免过敏反应,另一方面又可以产生特殊耐受反应,使身体得到对牛奶蛋白的耐受性。

易过敏的食物: 海鲜虾蟹、花生硬果、大豆、牛奶、蛋类、麦类。

辅食添加原则

宝宝六个月了再开始添加辅食是避免食物过敏的好方法。添加时以一次单项为原则。也就是说每一次只添加一种辅食,同时进行观察,宝宝是否有经常吐奶、腹泻,甚至出现红疹的情况。一周之后都没问题,再以另一种辅食,同样单项添加并观察一週。

等到几项辅食各别喂食宝宝都没问题了,才能将这几种混合在一起喂食。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在观察宝宝对每一种食物的反应是否正常,若有过敏情况出现,也才更清楚是哪一种食物需要列入宝宝的过敏黑名单中,以后拒绝往来。

忙碌的现代人通常会选购方便的辅食,但事实上妈妈亲手制作的不但天然,并且充满爱心,最适合宝宝张口尝尝。

以一次单项、观察一周为原则,都没问题了再混合喂食。不过,这里要强调的是可以蔬菜类为先锋,但不包含前面所述的易过敏种类。天然的营养与大自然当令的美味对宝宝最好,其中,要提醒的是红萝卜与木瓜,在单项喂食的那一週,宝宝可能会出现手心、脚底呈现黄黄的现象,不用担心,那只是天然的色素沉淀,无损健康,宝宝会自然代谢,不必因此而捨弃该项食物。

至于一般人对麦类的质疑,建议用米粉为优先添加的选项,等到宝宝七、八个月大以后再添加麦粉。

过敏需要做抽血检测吗?

一般来说,通常会等到孩子三岁以后,一般会接触的食物都吃过了,才做抽血检测较有意义,除非宝宝的疹子很多,过敏情形非常厉害,并经由小儿科医师建议需要后,再让宝宝去做过敏检测。

撇开环境因素,针对食物过敏这个问题,提醒妈妈们,最好的办法仍是:逐项测试食物、仔细观察至少一周、症状出现时改变食物再观察。这样就能找出对哪种食物过敏了。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宝宝食物过敏怎么办

宝宝食物过敏可能与宝宝小,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是很健全有关,有的宝宝八九个月时对食物过敏的情况可以消失。轻微过敏,过敏时要忌口引起过敏的东西,过敏症状缓解后少量进食看看是否还引起过敏,如果还是出现建议以后忌食。如果过敏严重建议以后不要吃引起过敏的食物,最好查个过敏源看看对那些食物过敏,避免接触,葱姜蒜、海鲜不要吃。

Q:宝宝食物过敏几天能好

一般孩子食物过敏不严重的情况下,在食物当中避免吃一些含过敏原的食物,一般宝宝会过3~4天左右就会痊愈的,但是如果宝宝的情况比较严重,最好去带着孩子去正规的医院治疗,痊愈时间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因为宝宝的身体对个别的食品添加剂以及一些元素或者是蛋白质引起免疫反应,从而就会导致有过敏的现象。

Q:宝宝食物过敏的症状有哪些

食物过敏出现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皮肤过敏反应,比如瘙痒,荨麻疹及各种皮疹。还有可能出现消化道的反应,腹痛,腹泻,呕吐。呼吸道可能出现胸闷,心悸,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口干,四肢麻木等等。严重的情况会出现微循环的障碍比如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畏寒冷汗,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发生过食物过敏的人群要注意预防,避免再次接触过敏源,平时要注意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过敏反应重于治疗,建议经常发生过敏的人群去做一下过敏原检测,避免再次接触过敏源而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