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中医方法

2016/11/10 11:40:19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中医方法:目前对于治疗白血病采用的方法主要还是靠西医的化疗方法,虽然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是同样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建议对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应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下面就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对治疗急性白血病进行一下介绍。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中医方法一:

急性白血病的中医诊断:

急性白血病主要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而先天已有“胎毒”内伏,复感瘟毒所致。正气虚而邪毒实,耗伤营阴,损及肝、肾、骨髓,而致气血亏损。本病属于急劳、热劳、血证、温病等范畴,由于本病凶险,治疗难度大,易在短期内死亡,故也有称为“百日劳”等。

1、急性白血病辨证分型:

⑴气血(阴)两虚型:以贫血症状为主,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疲乏无力、低度热、手足心热、自汗、盗汗,舌质淡,脉象细数。

⑵热 毒 炽 盛 型 :以发热为主,有或无明显感染病灶,伴有贫血、轻度出血、胸骨压痛、周身不适、或肝脾肿大,舌苔黄少津,脉数或弦数。

⑶热 毒 入 血 型 :以出血症状为主,发热轻或重,有齿衄、鼻衄、皮肤瘀斑,甚者唇舌有血泡、咯血、吐血、便血、崩漏、中风(内)等,或有淋巴结、肝、脾肿大,舌苔薄黄,舌质红绛,脉细数。

⑷瘀 血 痰 核 型 : 症见面色晦暗,皮肤甲错,痛有定处,淋巴结、肝脾肿大,伴有低热,贫血或轻度出血,舌有瘀斑,脉象涩或弦数。

2、急性白血病辨证要点:

急性白血病发病多急骤,症见面色苍白、发热、头晕、心悸、乏力、皮肤紫癜、口腔粘膜血泡、鼻衄、齿衄、咯血、吐血、便血、崩漏、食钠差、体重减轻、骨关节痛、胸骨压痛等,少数患者有抽蓄,失眠、昏迷等。临床检查见肝、脾、淋巴结肿大,脉象细数或滑数,舌质淡,舌苔薄黄等。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中医方法二:

急性白血病中医治疗:

1、气血(阴)两虚:

治宜益气补血滋阴,佐以祛邪。选方:①黄芪、党参(或人参)、当归、生地、熟地、天冬、何首乌、龟板、浮小麦、土茯苓、半支莲、龙葵。②人参(或党参)、熟地、 黄柏、砂仁、甘草、半支莲、山慈菇、紫草。

2、热毒炽盛 :

治宜清热解毒。选方: ①白花蛇舌草、蚤休、青黛、土茯苓、山豆根、生石膏、栀子、黄芩、黄芪、当归、丹参、知母。 ②生石膏、生地、广角、川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元参、连翘、丹皮、竹叶、甘草。

3、热毒入血 :

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佐以扶正。选方:①广角(或水牛角)、生地、白芍、丹皮、栀子、山豆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旱莲草、女贞子、黄芪、紫草。②广角、(或水牛角)、生地、元参、生石膏、地骨皮、龟板、鳖甲、大青叶、银花、黄芪、当归、芦荟。

4、淤血痰核 :

治宜活血化瘀,消瘀散结,佐以扶正。①当归、川芎、三棱、莪术、夏枯草、山慈菇、牡蛎、黄芪、鳖甲。桃仁、红花、熟地、白芍、川芎、当归、黄芪、山慈菇、夏枯草、川贝。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