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规范欠薪逃匿案件处理模式

家庭医生在线 2016-07-26 09:27:39
白云区规范欠薪逃匿案件处理模式
 
 来源: 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严厉打击

  个人欠薪超3月金额超2万元构成犯罪

  据区劳监大队负责人梁杰波介绍,201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通过,将拒不支付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行为,列为拒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行为。其中数额较大者,包括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3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拒不支付10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将被入刑。去年,广东省高院对此作出进一步解释,在广州地区,个人被拖欠工资3个月以上,金额累计2万元以上;人数10人以上的群体,金额累计10万元以上,均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记者了解到,从2013年以来,白云区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打击日益严厉,被入刑的案件也在逐年增加。梁杰波介绍说,2013年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实施的第一年,当年仅有两家企业的3名负责人入刑,共涉及金额达100多万元,当时在全区企业中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两名欠薪逃匿入刑人员成为白云区打击欠薪行为的典型案例,区劳监大队将这两个案件的处置情况制作成宣传资料,在全区范围内派发,加大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宣传力度。

  据统计,2014年白云区共有5宗欠薪逃匿案件入刑,去年有9宗;今年上半年,白云区有13宗欠薪逃匿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其中8宗已经立案处理。

  规范流程

  7月起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四步处理模式

  “随着拒不支付报酬罪流程日益规范,对欠薪逃匿者的打击力度也会越来越大,有欠薪逃匿念头的企业负责人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梁杰波说,近几年,白云区的欠薪逃匿案件数量远高于实际入刑的案件数量,从今年7月起,白云区将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欠薪逃匿案件规范处理模式,加大对欠薪逃匿案件的打击力度。目前,已对镇街劳动保障中心相关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

  据介绍,白云区已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处理流程规范为接报、确认违法事实、收集证据材料、组织相关人员垫付及善后事宜4个步骤。只要接到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的信息,有关部门要第一时间介入,通报事发地镇街维稳部门。事发地镇街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维护现场秩序,控制涉嫌违法企业资产,稳定职工情绪,引导其理性维权,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及领导。接着就是要依法对主要经营者进行询问,一旦确认违法事实,则需要张贴公告,公告时间为3日。

  “其中第3步收集证据是工作人员最重要的工作,为下一步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作准备。”梁杰波说,能否正式入刑,这一步很关键,所以要求各镇街劳动保障中心对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证据进行全面收集,以确保最后能顺利立案。“以前一些案件不能顺利立案,主要是材料收集不齐全。”梁杰波提到,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他们还要求注意证据链的完整性及相互印证,注意相关证据的保存。“到了第4步,我们就会要求相关人员对被欠薪人员垫付资金,对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又符合入刑条件的对象,将坚决打击,绝不姑息。”(杨黛清 通讯员/刘欢)(来源:白云时事)

分享
相关资讯
健康日日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