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新医如何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受到了重点关注。专家表示新医改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如何解决看病难已经医患关系。
2日下午,全国政协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记者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提问,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表示,新医改从2009年启动以来,有了很多实实在在的进展,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我国的医改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月23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改革成效,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两个是否”评价标准,实现了改革成效评价标准的新发展,为中国特色改革理论增添了新内涵。王国庆回答记者关于“作为普通百姓还是不敢生病,好像获得感没有那么强烈”的问题时,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这个评价改革标准,认为我国的医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倘若说,医改仍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国式医改也不例外;倘若说,因为还在进行之中,现在还不能对新医改做一个具体的评价,那么理当被检视和重新思索的是:到底该以怎样继续的改革,来让百姓从新医改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让百姓在新医改中有更多获得感,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条分缕析。一个层面是病患人群的获得感。近几年来,发生在医卫领域的进步是明显的:医保覆盖面扩大、医疗资源开始逐渐下沉、对大病与罕见病的救助举措也在完善,但论及获得感,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依旧是:普通百姓“看不起病”的状况是否得到改变?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是否逐渐由“逐利”转向“公益”,优质的医疗资源,又是否正在为更多人所享有?倘若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百姓的获得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具体评价新医改是否成功,主要应当对照三个标准。第一个,看病贵、看病难解决没有;第二个,看医患关系改善没改善;第三个,看作为医改主力军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无调动起来。医患是一个共同体,评价新医改,除了考量患者一方的获得感,同样也要考量医务人员群体的获得感。不得不承认,医务人员获得感欠缺的情况,在现实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多数医务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劳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建立在“以技养医”基础上的多点执业等改革,也缺乏切实的制度保障。
评价新医改,我们始终需要一种理性、积极的态度,既要看到医改的普遍性困难,不可指望一蹴而就,也要务实地看到深化中国式医改之刻不容缓。正因如此,当下医改领域最应当做的,就是对医疗深层体制伤筋动骨,让医疗福利尽可能地覆盖到所有人群,以公益化目标对公立医院进行“定位改革”。还要出台更多举措,促进医务人员的价值实现,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尊严和劳动获得感。每一项改革,都应当让在场者拥有更多的获得感,获得感只能来源于不断深化的改革。
3月14日13时深圳某医院发生了一起医闹事件。一名十月大的男童在医院死... 详情>
医改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是今年两会的重点关注之一。医改副主任介绍,医改下... 详情>
很多家庭处理不好婆媳之间的关系,因此家庭感情不美满,其实作为老人应该多... 详情>
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事,而是四个人的事:你的妈妈和你的婆婆。处理好婆媳之... 详情>
医患关系为什么这么紧张,根源是什么? 详情>
当前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详情>
产后脚膜炎,有什么好办法吗? 详情>
节约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节约的前提应该是保证自己的健康。特别是老人家...详情>
人在老了就会慢慢地变矮,即便是没有驼背的老人也会变矮,这是为什么呢?详情>
针灸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治疗手段,而现在往往成为不少老人不得已下才做的选择...详情>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很多医生都会告诫自己的病人,患了高血压不可以轻易停药...详情>
很多人都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科技确实给了我们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