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频道老年生活

老人做到7点提升睡眠质量

家庭医生在线 02月17日

很多人觉得睡懒觉理所应当:平常没休息好,过年家里备足了吃的喝的,又不用上班,补觉难道不是一种休息吗?其实对于老人来说也是一样,老人一般都不用上班了,平时就比较闲,所以很多老人闲下来就会经常睡懒觉,却不知这个习惯会严重影响老人身心健康!有些老人容易生病、吃年夜饭时胃口不好,都可能是连续睡懒觉惹来的“健康债”

今天,我就来梳理这些健康谜案!

案情一:容易感冒

判断:懒觉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推理:经过一夜睡眠,卧室的空气较差,而含氧量较低。如果继续睡懒觉,这些不洁空气里的细菌、病毒和灰尘就会“簇拥”着你,而身体的免疫功能此时较差,醒来后很容易感冒。处在供暖区的北方朋友,你们在干燥的室内条件下睡懒觉,还可能额外获得患上咽炎的机会。早上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如果睡懒觉一直不起床,还可能影响记忆力和听力,反应力也会减慢。

还有些老人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但一睡懒觉就给忘了,可能“吃了上顿没下顿”,发现漏掉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导致病情反复。因此提醒大家少睡懒觉,作息规律以免漏服药。万一确实漏服了药,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处理。拿常用的抗生素来讲,主要根据每日服用次数而定。一般一天服1次的抗生素,当天发现漏服后应立即补服1次药物,第二天按照平日服药时间继续服用即可。一天服用两次及3次的抗生素如果漏服,在立即补服后,需要顺延下次服药时间。举例来说,如果之前在上午8时和下午4时服用抗生素,上午10时发现漏服补服1次药物后,第2次药物需要在下午6时服用。次日服药时间恢复正常。总结一下,药物补服的原则是,若错过服药时间,可在想起时立即补服一次的剂量,若与下次服药时间太接近,就不必补服。绝不可同时服两次剂量,以免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如果漏服药物后,病情发生明显变化,不要犹豫,去找医院找值班的医生看看吧。

案情二:动作迟钝

判断:睡懒觉又赖床,让你关节变“迟钝”。

推理:一夜休息后,人的肌肉和骨关节变得较为“迟钝”。如果醒后马上起床活动,一方面可以使肌张力增高,另一方面通过运动,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使肌肉组织迅速修复,同时将夜间堆积在肌肉中的代谢物排出。这样有利于肌纤维增粗、变韧。睡懒觉的人,因肌肉组织错过了活动的最佳时机,起床后会感觉到腿软、腰骶不适、肢体无力等,关节和肌肉的活动力、反应力差。

此外,如果过长时间睡眠,还会破坏人体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心脏一歇再歇,最终造成心脏收缩乏力,这样一来,稍一活动,就心率骤增,全身乏力,于是又只好躺下休息,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身体逐渐衰弱。不过,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以及活动不便的老人,为避免发生跌倒等意外,起床时不宜太着急,建议做到3个“1分钟”:醒后躺1分钟,床上坐1分钟,床边站1分钟。必要时,老人应在家人协助下起床,或使用合适的拐杖。

案情三:食欲不振

判断:贪睡错过早饭,影响“食”力。

推理:贪睡的人往往会错过早餐,而前一晚的食物经过一夜时间,已经基本消化殆尽。清晨,肠胃按照正常规律开始活动,准备接受新的食物,却因为贪睡者不能按时就餐,肠胃不得不进行饥饿性蠕动,久而久之会损害人的消化功能,诱发胃炎、胃溃疡、胆结石等疾病。如果消化功能差,即使看见一大桌美味佳肴,可能也吃不下去,或者因为胃肠不适而吃不下去。此外,经过一晚的消化,食物已经消耗殆尽,早上血糖较低,此时如果不吃早餐,可能出现低血糖,影响心、脑等器官的能量供应,出现疲乏等症状。

案情四:觉得时间飞逝

判断:懒觉“偷走”大把时间。

推理:很多人等到假期快结束,才发现还没有和父母朋友好好聊聊天,表达孝心。其实,在你睡懒觉和赖床的时候,家人都一直在等着你。早点起床能留出更多和亲友团聚的时间,让你的新年假期更加充实。最好养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形成稳定的生物钟,不要因节假日、上网等随意打破睡眠节律。如果平时缺觉,过年假期可以适当早睡、午睡补充睡眠,保证每天睡够7~8个小时,但不要一觉醒来就中午了。起床时间规律,才能使一日三餐的时间规律,也有利于肠胃健康。其实,如果保证睡眠质量,不用睡懒觉就使身体得到休息。

老人可以这样保证睡眠质量

1、要选择对的床垫,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腰椎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甚至出现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等病症。老人经过一天的坐、立之后,如果在夜间睡觉时仍然不能让腰部得到休息,那么,腰部病情会更加严重。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睡具有一定硬度的床。当然,睡硬板床并不是说一定要睡在硬木板床上而不用铺任何床垫。例如有些老人由于骨质疏松导致脊柱变形,这种情况就不能睡硬板床了。现在有一种"继万"玉石床垫,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而且价格也不贵,可以上网看下。

2、要适应生物钟的变化,早睡早起,在傍晚困倦时就睡,凌晨醒来时实际上已睡了七八个小时,已有了足够的睡眠时间,就不用再为睡眠时间太少而发愁;

3、要调节生物钟的变化,使睡眠的生物钟状态尽量与自然周期同步。由于太阳光是影响人体生物钟的重要因素,所以,调节生物钟应设法从改变光线的亮度入手。老年人每天应尽量在户外度过黄昏时光,在太阳还未下山时就去户外散步、培植花草等,使身体能感受到阳光而推迟困倦的感觉;而清晨则应避免光线的刺激,清晨外出散步应戴太阳镜,因为光线主要是靠眼睛来感受的。从而使老人的生物钟与自然周期尽可能地同步,使睡眠与夜晚同行。

4、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也可以促使大脑内生成一种令人镇静和舒适的物质即内啡肽。运动可以使失眠患者加快入睡,并增加深睡眠的时间。这里要注意的是运动也不能过于疲劳。对于退休老年人来说,每天下午快步走30分钟到60分钟,加上睡前泡澡或洗脚也可以帮助入眠。

5、食疗法,好“觉”可以吃出来。代养生学家认为“少寐乃老年人之大患”,并指出老人少寐,多属虚证,故应以食物清补为宜。这里介绍几种食疗方法,可助老人提高睡眠质量。小米具有健胃、和脾、安眠之功效,研究发现,小米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可使人产生困倦感,将小米熬成粥,临睡前食用,可使人安然入睡;蜂蜜对失眠者疗效显著,每晚睡前取蜂蜜50克,用温开水冲一杯饮用即可;牛奶是理想的滋补品,临睡前喝一杯,可催人入睡,对中老年人尤其适合。

6、音乐催眠,临睡前,来一段柔和、舒缓的音乐对尽快入睡有一定的效果。听到轻松的音乐,就像一个夏夜乘凉的孩子坐在老槐树下静听老祖母讲述美丽的神话故事那样,或者像躺在温暖阳光下的海滩上,心情舒缓,从而安然入睡。

7、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合理饮食,晚饭不过饱,睡前两小时不进食、不吸烟、不喝浓茶;卧室应安静、室温适宜,尽量减少声、光的刺激;避免刺激,保持情绪稳定

(责编:潘玮璐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