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频道老年生活

盘点老人带孩子的得与失

家庭医生在线 12月08日

很多年轻的夫妻想早点生小孩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趁父母年轻能帮着带小孩,小两口也能安心工作挣钱。可大多数给父母带了的又会埋怨他们带得不好。隔代教养冲突的解决,不能单靠家庭中某一个人。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我们的目标又都是一致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去承担该自己承担的那一部分。实际上,让老人带孩子有好处也有坏处,更需要年轻夫妻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及时调整。

老人带孩子的好处

1、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老人在抚养和教育宝宝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宝宝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也了解得更准确,尤其在宝宝生病,或者遭遇其他问题时,他们更清楚应该怎么样去做,不会像没有经验的父母那样,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慌了手脚。老人这种处事方式对解决这些问题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拥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

老人退休后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尤其年龄还不算太大,尚有充足的精力。老人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一般说,祖辈与孙辈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3、给予单纯无私的爱

老人对孙辈的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者保姆无法替代的,他们可以为宝宝提供最好的心理支持,给宝宝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他们的加入还为年轻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为年轻父母解决了后顾之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祖辈们的加入,为那些单亲家庭的宝宝弥补了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缺失的问题,为宝宝提供了性别模仿的对象,也为宝宝学习与异性相处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无形中给予了宝宝正确完整的性别意识教育,对宝宝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4、老人的心态更平和

年轻的父母们生存工作压力较大,易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给宝宝带来心理压力。但是,老人已经脱离那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容易与宝宝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为他们实施正确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轻松和谐的心理基础。老人往往更有耐心,更能静下心来倾听宝宝的心声,与宝宝有更多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并满足宝宝的需求。

老人带孩子的弊端

凡事有得必有失,来看看老人带孩子的弊端。

1、容易过分溺爱

过去经济条件不如现在,老人年轻时可能未把子女照顾好,从而产生补偿心理用于孙辈上,使得对孩子过分溺爱,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导致孩子出现任性、自私、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每当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老人一般采取顺从的方式,这样孩子的错误不能及时改变,不合理的要求越来越多,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采取吵闹、哭等方式逼老人就范。过分溺爱也会使孩子遇到挫折,就会把原因和责任推卸到客观问题上,不利于孩子建立责任感。

2、思想观念陈旧

老人生活的时代跟我们不同,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已不能适应当下时代的需求。有些老人根本不会意识到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对于一些孩子的好奇行为,老人会“好心”地加以阻止,导致孩子缺乏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有一些老人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对比较陈旧,他们还可能在无意识间传递给宝宝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约束宝宝的思维,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3、造成孩子与父母的感情隔阂

老人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孩子年幼时,父母不能陪伴身旁,会使孩子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孩子从小就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接受他们的袒护与迁就,也可能养成一些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时间段内接管孩子,或者从老人手里完全将孩子接管过来时,他们可能就会急于去扭转孩子的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孩子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老人的身边。于是引发家庭矛盾。

4、影响孩子的正常社交发展

老人精力毕竟有限,孩子外出的机会相对较少,孩子没有客观的环境条件与人互动,缺少社交的体验探索,他们在接触别人的时候,容易出现怕生、害羞的现象。现在晚婚晚育的人越来越多,家里的老人也大多年事已高,老人年纪一大,自然就不会像以前一样好动,也不爱说话,孩子一旦运动少,跟外面的人交流少,很容易形成内向的性格。

此外,祖父母一般都能满足孩子的需要,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这也给孩子和同伴交往的时候造成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社交发展。

5、老人的行为会伤害孩子

孩子跟老人一起生活,因为老人的五官都出现衰退现象,看电视要放很大声,离电视的距离也非常近,小孩的器官还没发育齐全,对尖锐的事物特别敏感,稍不注意可能造成损伤。

(责编:潘玮璐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