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没那么简单 不仅伤骨还伤肾

家庭医生在线 10月13日

关于痛风,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疼痛、关节炎,但其实最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的不是这些,而是痛风病友的主要内脏器官受损。所以患了痛风要尽早治疗,注意饮食控制。

据2004年中国疾病与健康调查中心分析报告表明,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高达1.2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75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4%的速度逐年增长,2013年,我国因痛风导致死亡的人数达到390万人。痛风已成为我国同糖尿病一样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提到痛风,大家首先会想到关节炎,但其实危及到生活、工作尤其是影响到寿命的并不是因为关节炎的发作,而是主要内脏器官的受损,数据统计,痛风患者若五年内没有正规治疗,50%的病人会受累到肾脏,引发肾功能障碍,这也是若干年后主要的痛风病人致死原因。

痛风患病高峰期在30-45岁

提到痛风,很多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老年疾病,可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年龄大大提前,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痛风患者的发病高峰期在30~45岁期间,人数占到所有痛风患者的1/3以上。健康体检中有20%左右的人被确诊患高尿酸血症或痛风。

痛风是因为机体代谢紊乱,使得一种叫“嘌呤”的代谢产物大量产生。嘌呤可以转变成尿酸,从小便中排出。但是当尿酸升高的幅度超过机体排泄的能力,就会产生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如果不治疗的话,尿酸蓄积就会呈结晶化,在身体的许多器官组织中沉积,在关节沉积的话,会引起痛风病发作。在肾脏沉积,会引起肾功能不全。在尿路沉积会引起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和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也存在相关性。

患了痛风,患者应该怎么治

痛风发作起来,让人疼痛难忍,痛风发作的部位,通常会出现红肿发热。针对痛风的治疗,一定要分时期。急性期的病人主要的症状表现就是急性关节炎发作,还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这种情况下,就看痛风病人过去治疗背景是什么样子,过去如果治疗很系统,在发作近期都有规范吃降尿酸的药物,那么我们降尿酸的药物可以继续用,再加上很强的消炎止痛药来缓解它的急性发作关节痛。但是要是在发作之前没有用降尿酸药物的病人,那我们不主张在急性发作期加降尿酸的药,而且只是用消炎止痛药控制一到两周,等关节炎发作改善后在重新加降尿酸的药。

第二个阶段是在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疗,我们临床上根据机制的不同,把它分为肝源性和肾源性的两种,用药有所差异,比如主要考虑肝脏原因的,我们会考虑用抑制肝酶减少尿酸合成的药,来降低尿酸。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治疗只停留在第一阶段,其实第二阶段的降尿酸才是最关键的。因为这个阶段要求使用降尿酸药物把尿酸水平控制在350μmol/L以下,治疗时间较长,期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量,并且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尿酸高以及痛风患者要遵循七条饮食控制原则:

1、限制含嘌呤多的食物摄入,每日嘌呤摄入量<150mg;

2、大量饮水,每日超过2000ml;

3、多摄入含碱性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4、高脂血症者限制脂肪的摄入;

5、蛋白质来源首选含嘌呤低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6、调节饮食及运动强度以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

7、肥胖者应适当减肥,但别求速瘦,因为快速的减肥可造成大量的酮体产生,反而抑制尿酸排;。(本文来源:嘉兴日报)

分享
相关资讯
健康日日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