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开始,住在南京市仙林地区康桥圣菲小区二楼的李佩从未想到,自己“斗争”了半个月的恶臭,竟来自于邻居家中一具已腐烂掉的尸体。她同样没料到的是,这位去世半个月才被发现的老人,其实已子孙满堂,而不是孤寡老人。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晚辈对老人尽孝,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关心老人身体健康与心理需求,尊重老人的权利,平常注重与老人互动交流,抽时间陪伴老人,同样是敬老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赡养比物质赡养更能打动人心。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如果晚辈不常回家看看,平常不打电话嘘寒问暖,不仅会受到道德谴责,还可能违法。虽说孝道不宜强迫,但是把精神赡养列入法律范畴,也体现了对老年人精神权益的尊重。子女无疑应该常回家看看,给老人讲讲外面世界的新鲜事,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和饮食起居,抚慰老人的空巢之痛,岂能吝啬到时隔半个月以上也不给老母亲打个电话呢?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成家立业,父母花费的心血与汗水,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子女用真心来报答。一首《常回家看看》曾让多少人为之动容,如果我们吝于从精神上赡养老人,是否会想到自己对父母的愧疚之情?是否会想到自己垂垂老矣之时,谁来关心我们?
不可否认,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子女关心老人有时力不从心。也不可否认,给赡养费,带老人旅游是一种孝心,但是金钱代替不了亲情。我们没有理由不与父母沟通、交流,更不能长期不关心老人。如果我们工作在外,不能常回家看看,至少要电话嘘寒问暖,节假日抽时间回家看看,或者把父母接到身边照料。如果与父母居住地相距不远,更要常回家陪伴父母,让老人安享晚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会公众也要尽力关爱老人,如果有闲暇,我们不妨陪老邻居,哪怕是陌生老人聊天、下棋,毕竟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22日,... 详情>
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22日,... 详情>
步入老龄化社会,大家也越来越关注养老和老年养生的问题了,在现实生活中,... 详情>
“空巢家庭”是指当老年人的子女因上学、结婚、工作等原因居住他处,家中只... 详情>
节约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节约的前提应该是保证自己的健康。特别是老人家...详情>
人在老了就会慢慢地变矮,即便是没有驼背的老人也会变矮,这是为什么呢?详情>
针灸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治疗手段,而现在往往成为不少老人不得已下才做的选择...详情>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很多医生都会告诫自己的病人,患了高血压不可以轻易停药...详情>
很多人都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科技确实给了我们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