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煎中药前反复冲洗危害多

家庭医生在线 2015/8/10 10:31:06

我们在家煎中药时会不会觉得中药看起来比较脏而反复冲洗呢?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中药反复冲洗会导致药效流失。除此之外,服用中药还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介绍吧。

煎中药前反复冲洗危害多

中药材在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炮制,其中就有清洗除去杂质、晾晒等一系列程序,卫生已经达标了,所以无需再洗。

有些药材不能洗。如薄荷、鱼腥草等中药,浸洗极易流失有效成份。此外,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有效成份,导致药效降低。

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这些辅料易溶于水,若用水冲洗,则导致部分辅料丢失。如炙甘草、胆南星、酒制大黄等。

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有不少是粉末状的,如蒲黄、灶心土、滑石粉等,如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

那么,在煎中药时往往有一些专用术语,都是什么意思呢?

煎中药专业术语的意义

先煎:是对介壳类、矿石类药物而言,因质坚有效成分难以煎出来,应打碎先煎,煮沸后约10~2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这类药物常见的有龟板、鳖甲、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等。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砂仁、豆蔻等,借其挥发油取效,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放入此类药,煎4~5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挥发。

包煎:为了防止煎后药液浑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在煎服赤石脂、滑石、旋覆花时,要用纱布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煎煮。

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减少同时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另炖或另煎,如人参,应切成小片,加入加盖盅内,隔水炖2~3小时。

最后,再来了解了解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吧。

服中药的注意事项

要视病情、药性的各异,调整汤药的温度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有些中药服用不当易致呕吐,要加以注意。如香薷,热服易致呕吐,当以冷服为好。

精心护理:服发汗药后即需安卧。服辛温发表药宜盖被取微汗以助之,而服辛凉发表药则不宜捂被。

观察疗效。凡服发汗药者,只宜取得通体微汗,不可令人大汗淋漓,以防发汗太多而虚脱(尤其老年人)。若发现服药后汗不出者,可加服些热开水或热稀粥,以助药力。

服发汗药后,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饮。

服催吐药应嘱患者束紧肚腹,服用后不即吐者,可用羽毛或手指探吐,再饮些温开水或生鸡蛋清;但如出现吐而不止者,可食些冷稀粥或饮凉开水。

在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辛辣与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考试,大网站收集药物的吸收与疗效。一般来说,服用清内热的中药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服温中类药治疗“寒症”时,应禁食生冷食物;哮喘、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应少吃“发食”,如鸡、羊、猪头肉、鱼、虾、蟹等;水肿病人应少食咸性食物;皮肤病及疮疖病人应忌食虾、鱼、羊肉等。单味中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在中医学文献中亦有大量的记载,如甘草、黄边、桔梗、乌梅忌猪肉;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葱;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大蒜、桃、李等。

煎中药的方法需正确,否则就会影响药效哦。

(责编:林银珍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