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为什么煎中药前要放点姜?

家庭医生在线 2016/7/13 8:00:00

有时候我们煎中药的时候,医生会嘱咐我们放几片生姜进去,这是为什么呢?生姜起到什么作用呢?

煎中药前为何要放几片姜

中医开汤药时,有时会嘱咐患者煎药时放几片生姜进去。这能起到调节药味和解毒的作用。

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和药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有“呕家圣药”之称。临床上在使用麻黄、桂枝、羌活等治疗风寒感冒时,或用半夏、竹茹等降逆止呕时可加生姜。又因生姜具有一股特殊的芳香,可以调节药味,且具有解毒的作用,所以在使用生半夏、天南星等有较强毒性的药物时加姜可以缓解其毒烈之性;乳香、没药等药味浓烈,还有的中药特别苦或口感差,难以服用,甚至病人服用时出现拒药呕吐现象,加适量生姜可预防缓解。

使用生姜一般是在煎煮其他饮片前,切3~5片(约6~9克)放入药锅一同煎煮即可。但平时易兴奋、脸色红或高血压的患者,以及患有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失眠者应慎用。

除了放姜,煎中药前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中药煎煮之前可别洗

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这是因为:

1、 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的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

2、 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又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碎,如桃仁、龙骨、滑石粉等,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

3、 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易溶于水中,若用水冲洗,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如常用药材中的胆南星、酒制大黄等。

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不宜用水冲洗药材,以免造成药材成分的丢失,影响药物的疗效。

煎中药前还要注意哪些事项

1、用锅

在熬中药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方面,比如像火、锅,专家提醒大部分中药都必须要用文火熬,但有的药则要猛火时间短。一般情况下需要久熬的多半是滋补药,而猛火时间短药多半是通便药以及伤风感冒药,不同的中药必须要用不同的方式去煎熬。同时在熬中药的时候对锅还有特别的讲究,最好是用砂锅。

这是因为砂锅受热均匀,在煮药过程中它的滚动就像浪头,不但有撞击力而且还受力均匀。在熬药的时候还可以用筷子不断地搅拌,这样才能够将其中有效的成分全部煎煮出来。

2、白开水

在熬中药的时候对水也有一定的讲究,专家提醒,最好是用白开水熬中药。现如今很多人在熬中药的时候都容易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直接接了自来水熬药,这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其实熬药的水最好是要把烧开的水晾凉后再使用,这是由于现如今大部分自来水都用氯消毒,虽然已经严格过滤但其中仍然有或多或少的残留物,这些成分会严重影响药效。

而且在自来水中多半都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这些成分很容易与药材中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严重的影响到药材本身的药性。

3、开盖关盖

在熬中药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开盖以及关盖的过程,尤其是一些容易挥发的药材,如果在熬药期间敞开盖子的话就会导致其中的有效成分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个时候就会导致药效大打折扣了。还有就是一些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湿类的药物,比如像如薄荷、苏叶、藿香等,这类药物在熬的时候时间千万不能过长,否则的话同样会失去药性。

而对于一些补益类药物,比如像人参、鹿茸、西洋参等,则最好是放在容器中用小火慢煎久熬,这样才能够让药效充分的析出。同时最好是盖上盖子,以防止药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气失去了。

4、分药性

在熬中药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区分药性,像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最好是先煎,然后再慢慢熬。专家提醒,这类药物最好是先煎十分钟后再放入其它药物,中医指出有些药方要求煎药时必须后煎的中药,只有这样才能将来其中的药效完全逼出。

煎中药前,一定要注意以上事项哦。

(责编:邓莹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