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melioidosis)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流行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人主要是通过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和土壤,经破损的皮肤而受感染,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有急性败血症者常伴多处化脓性损害,慢性者类似空洞型肺结核表现,病情一般较为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甚高。
什么是类鼻疽
类鼻疽杆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球状杆菌,需氧生长,对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抵抗力较强,见于土壤和地表水中,人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水,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吸血昆虫叮咬等感染发病,人与人之间未见相互传染。
类鼻疽的发病原因:
本病病原体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本菌于1912年首先被Whitmori和Krishnaswami在仰光确定,因其形态与培养特性类似鼻疽杆菌,血清学上又有明显交叉,当时将其命名为类鼻疽杆菌(Pseudomonas psedomallei),1921年又将其改名为惠特莫尔杆菌(Whitmore’s baciilus),于1957年易属,改名为类鼻疽假单胞菌,1993年国际上根据其新发现的生物学特性,将其定名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因国内广泛使用类鼻疽杆菌,所以本节仍用此简称,类鼻疽杆菌为短而直的中等大革兰阴性球杆菌,长1~2μm,宽0.5~0.8μm,多单在,偶成对或丛集,不形成荚膜及芽孢,一端有三根以上鞭毛,故运动活泼,普通染色常见两极浓染,用感染脏器样品制备的压印片染色时,可见菌体周围有不着色的白圈,即所谓伪荚膜,本菌为需氧菌,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加入甘油可促进生长,在4%甘油营养琼脂上培养24h,形成正圆形,中央微隆起,呈光滑型菌落,48~72h后变为粗糙型,表面出现蜂窝状皱褶,并呈同心圆状,培养物有强烈的霉臭味,本菌生化反应特性活泼,能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左旋核糖及蔗糖等,产酸不产气,但不分解左旋木糖,其与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鉴别。
本菌含有两种主要抗原,一为特异性耐热多糖抗原,另一为与鼻疽杆菌相同的不耐热蛋白质共同抗原;其次还有鞭毛抗原,根据其不耐热抗原的有无,又可分为两个血清型:Ⅰ型菌具有耐热和不耐热两种抗原,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Ⅱ型菌只有耐热抗原,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和非洲地区,类鼻疽杆菌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在粪便中存活27天,尿液中17天,腐败尸体中8天,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在自来水中也可存活28~44天,据国内广州观察该菌在约含40%水的土壤中经726天仍存活,加热56℃,10min可将其杀死,各种消毒剂常用浓度迅速杀灭本菌,但苯酚和甲酚皂溶液的杀菌效果不理想,一般选用5%的氯胺T(chloramines-T)作为常规的消毒剂。
类鼻疽的主要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5天,但也有感染后数月,数年,甚至有长达20年后发病,即所谓“潜伏型类鼻疽”,此类病例常因外伤或其他疾病而诱发,临床上可有急性败血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及亚临床型四种。
1、急性败血型 为最严重类型,约占60%,起病较急,寒战高热,并有气急,肌痛等,同时出现肺,肝,脾及淋巴结炎症与脓肿形成的症状和体征,特别以肺脓肿最为多见,好发于肺上叶并可累及胸膜,此时患者多有咳嗽,胸痛,咯血性和脓性痰,胸部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并有肺实变及胸膜腔积液(脓胸)的体征,肺部病灶融合成空洞,其他尚有腹痛,腹泻,黄疸,肝脾肿大及皮肤脓疱等,当菌血症仅累及单个器官时,可发生非弥散性脓毒性感染,它通常不伴有休克。
2、亚急性型 病程数星期至数月,多数是急性感染消退后而形成多处化脓性病灶的症状与体征。
3、慢性型 病程达数年,常由于脓肿溃破后造成瘘管,长期不愈,典型病例以肺上叶空洞性病变(肺化脓症)为主,常被临床误诊为肺结核病,曾有报道一例骨类鼻疽脓肿患者病程长达18年,此型患者在漫长的病程中,常有间歇性发热,咳嗽,咯血性或脓性痰,体质逐渐消瘦,营养不良及衰竭等。
4、亚临床型流行区中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受类鼻疽杆菌感染后而临床症状不明显,血清中可测出特异性抗体,这种现象在东南亚国家(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人群中约占6%~8%,亚临床型患者一般不会发展为显性类鼻疽,但当有糖尿病等诱因存在时,仍有机会发病,据报道,在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美军中有9%的亚临床型病例回国后相继发病,其中潜伏期最长者为26年,故有“越南定时炸弹(Vietnamese time bomb)”之称。
本病的分布有较严格的地区性,患者大多有接触受染史,对于任何不能解释的化脓性疾病(特别是空洞性肺部疾患)或发热性疾病,都应考虑有类鼻疽的可能,假鼻疽假单胞菌培养(该菌可在大多数实验室的培养基中生长,48~72小时可出结果)以及配对血清的血凝试验,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有助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