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降血脂并非越低越好

家庭医生在线 2015/3/5 7:31:31 举报/反馈

高脂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其中,血脂中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数值越高,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越高。降低血脂,可以减少患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但是,降脂须要掌握在一定程度,并非越低越好,特别是老年人。

血脂是人体内的中性脂肪,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是人体不可缺少和生理物质。它不仅参与能量的产生和贮存,还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的原料。如果血脂水平过低,机体的一些生理活动必将受到影响。研究显示,对老年人来说,胆固醇低并非都好,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胆固醇水平低于4.16毫摩尔/升时,其危险性与胆固醇水平高于6.24毫摩尔/升相当。尽管脑出血发病率随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而降低,但血清胆固醇低于3.64毫摩尔/升时,脑出血发生率反而更高,而且缩短寿命。

血脂升高时,人们往往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危害极大。因此,一般人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而已知血脂高的人,应3~6个月检查一次。在用药物降脂过程中,不要盲目追求低胆固醇。低胆固醇并非是老年人健康的必需因素,而极低的胆固醇水平反而可能与冠心病有关。高龄老人降脂治疗要多加小心,降到一定水平即可。

血脂异常重在“调控”!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且可调控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中国血脂异常患者高达1.6亿,然而,大多数国人对血脂异常的危险却认识不足。据调查,目前中国血脂异常患者高达1.6亿,成人患病率为18.6%。而血脂异常的最主要人群是中老年人。由于目前仍有很多人对血脂异常的危险认识不足,再加上血脂异常本身并无任何明显症状,因此,有些人不能尽早发现血脂异常或发现后不以为然,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为今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治疗血脂异常呢?中西医各有什么方法呢?王主任将为读者详细讲解。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血脂异常的治疗可以分三部分:

西药见效快副作用大

西药的降血脂药目前临床上有六大类:他汀类、贝特类、烟酸、胆酸螯合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其他调脂药。王连志分别为读者介绍他们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他汀类药物能显著减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对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有一定的疗效。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虽与药物剂量有相关性,但不呈直线关系。当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增大一倍时,其降低胆固醇的幅度仅增加5%。此类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肝脏转氨酶升高和肌病的发生。因此服他汀类药物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贝特类药物能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其适应证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代表要有非诺贝特(立平脂)、吉非贝齐(康利脂)。此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偶尔可引起肌病应注意。

烟酸属B族维生素,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其适应证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烟酸的常见不良反应有颜面潮红、高血糖、高尿酸、上消化道不适等。这类药物的绝对禁忌证为慢性肝病和严重痛风;相对禁忌证为溃疡病、肝毒性和高尿酸血症。

胆酸鳌合剂又称胆酸隔置剂。该类药物能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酸或胆固醇随粪便排出,引起肝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含量减少。故仅适应单纯高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代表药物是依折麦布,其口服后被迅速吸收,有效地抑制胆固醇和植物固醇的吸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和恶心。

应注意其他降血脂药如鱼油制剂为ω-3脂肪酸有轻微的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普罗布考主要应用于高胆固醇血症。

为了提高血脂达标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同类别调脂药的联合应用是一条合理的途径。由于他汀类药物作用肯定、副作用少、可降低总死亡率以及由降脂作用外的多效应作用,联合降脂方案多由他汀类药物与另一种降脂药组成。同时降脂药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治疗期间必须监测安全性。当患者出现于药物治疗相关的症状、肝酶(AST/ALT)超过3倍正常上限或CK升高超过5倍正常上限应停药,停药后仍需每周复查肝功能和CK,直至恢复正常。

中药见效慢副作用小

中药的降脂作用虽没有西药效果明显,但它可以长期服用且副作用少,深受老百姓的偏爱,这主要包括泽泻、蒲黄、红花、银杏叶、山楂、决明子、首乌、虎杖、柴胡、大黄、姜黄、灵芝、黄精、绞股蓝、杜仲等,这些中药大部分以降低胆固醇为主,并且以单味药使用即可。

降血脂的8个中医偏方介绍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治疗高血脂的小偏方,希望能给患者带来帮助。

1、做菜加红曲

自古以来红曲即被中医认为是极珍贵的保健补品。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红曲味甘性温,可以综合调节血脂,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活血化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心肌梗塞、脑血栓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2、食醋浸香菇可降胆固醇

将香菇去除根柄,用清水清洗后晒一天,可提高维生素D的含量。将香菇放入广口瓶,倒入食醋,放进冰箱冷藏,一个月即可食用。醋浸香菇能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改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症状,预防中风,也适宜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3、醋泡花生

一斤花生米放入大口瓶中,再放如半斤醋,没过花生来即可,将瓶口封死,7天后食用。

4、每周一碗姜汤

“家备生姜,小病不慌。”生姜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姜辣素、树脂和淀粉,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等三大功效。中医认为,早、晚空腹喝1碗热姜汤,坚持每周1~2次,可收到补气、提神、改善睡眠之效。有杂志描写的钱塘净慈寺和尚,就是服姜汤40年,颜色如童子,可见姜汤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5、黑木耳豆腐汤

豆腐250克、黑木耳30克、鸡汤、姜、葱花、盐、香油适量。先将豆腐切成片,黑木耳泡发后洗净。将鸡汤中加入豆腐、黑木耳、姜丝、葱花同炖,熟后加少许盐、香油即成。

6、中药:决明子汁

配方:决明子50g

做法及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7、每周两次清蒸海鱼

鱼的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海鱼和淡水鱼的鱼肉脂肪和营养含量有较大差别,海鱼肉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70%~80%,具有降血脂、改善凝血机制、减少血栓形成等作用。大多数海鱼还含有一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成分,所以,胆固醇高的人可适当多吃海鱼。

8、花生壳

花生壳50克加水1000ml,煮沸后再用文火煮20秒,滤净残渣,取汁服用,每天一剂,连服1-2周可见效。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