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胆囊癌CT扫描的作用

家庭医生在线 2014/9/6 7:53:11 举报/反馈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其发病率近年来呈稳定上升趋势,很多患者并无临床特异性症状,因此早期不易被发现。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癌的首选方法,如超声检查发现高度可疑胆囊癌,应进行CT检查予以确诊,CT可判断胆囊大小、形状、位置,不仅可以诊断胆囊癌,更对手术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一、CT的作用

CT扫描可以无重叠地显示胆囊、胆道局部解剖关系,显示肝脏、肝门及肝门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并能分析胆囊癌的侵犯肝脏的情况和淋巴结转移的范围。不受胸部肋骨、皮下脂肪、胃肠充气的影响,且可以用造影剂增强对比及做胆囊区薄层扫描。

二、CT的分型

CT扫描对胆囊癌的敏感性为50%,特别对前期胆囊癌的确诊不如US及EUS。

CT影象改动可分三种类型:

①壁厚型:胆囊壁限制或充满不规则增厚;

②结节型:乳头状结节从胆囊壁闯入腔内,胆囊腔存在;

③实变型:因胆囊壁被肿瘤广泛滋润增厚加之腔内癌块充填构成实质性肿块。假如肿瘤侵略肝脏或肝门、胰头淋巴结搬运,多能在CT印象下显现。胆囊癌的发病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成果,因而,不能单纯的依托CT扫描成果来判别是不是得了胆囊癌,在做好CT扫描的基础上,还应进行细胞学查看、五颜六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等查看,以便更精确的对病况加以判别。假如意外确诊胆囊癌,不用过于忧虑,及时挑选恰当疗法进行医治,按捺病况发展,改善生活质量仍是不成问题的。

鉴于单纯的中医、单纯的西医医治胆囊癌的限制性,主张挑选归纳计划进行医治,归纳计划不只能够对于部分肿瘤进行医治,并且还能够从全体上对患者的免疫进行调理,以使其康复平衡状况,进而到达“改善生活质量,使生存期延伸”的结尾意图。

胆囊癌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胆囊癌的首选方法。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器械的更新,加上外科医师们更为积极的治疗态度,胆囊癌的手术治疗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二)化疗

胆囊癌化疗效果较差。至今仍没有确实有效的化疗方案。目前较多介绍的仍为使用氟脲嘧啶(5-FU);阿霉素(ADM)和丝裂霉素(MMC)等消化道肿瘤的常用药物联合治疗,但总体疗效均不理想。目前胆道癌症多采用FAM方案(氟脲嘧啶十阿霉素+丝裂霉素):氟脲嘧啶0.5g、阿霉素20mg、丝裂霉素4mg静脉或腹腔化疗,可以每周l一2次,也可以每月连用3上5d,休息25d。

(三)放射治疗

关于胆囊癌术前放射治疗的报道较少。尽管有报道放疗可缓解症状及延长生存期,但大多数报道涉及病例少,而且都只作为辅助治疗。因此目前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有权威性的大宗病例的研究调查。还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精确地判断肿瘤的大小和累及的范围较为困难,因此不能正确地控制放疗的剂量。

(四)介入治疗

主要用于手术无法切除的晚期病例。经股动脉插管行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对胆囊癌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具体方法是通过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将导管插入肝总动脉,30min内持续输注丝裂霉素20mg,每隔6周重复一次。从第二次起,每次丝裂霉素剂量为10—15mg,至少进行5~7次治疗,总剂量为75~85mg。高选择性动脉内化疗对局限于胆囊壁的肿瘤效果好,当癌肿侵犯胆囊壁以外时,插管化疗的效果大大下降。有报道经动脉内注射丝裂霉素化疗,胆囊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期达14个月,而对照组为5个月。

(五)免疫和生物治疗

配合化疗、放疗可选用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免疫制剂,以提高病人的自身免疫功能。干扰素是由细胞对病毒感染或双链DNA、抗原、丝裂原的刺激产生应答而产生的一组蛋白,由ct-IFN、6—IFN、y-IFN组成。IFN是最早用于肿瘤治疗的细胞因子,IFN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但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验证。IFN对肿瘤细胞的直接作用表现为:①减缓细胞增殖速度。②通过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癌细胞。③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分化。④改变肿瘤细胞的表面性质,增加MHCI的Ⅱ抗原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此外,单克隆抗体技术对肿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单克隆抗体可单独应用或联合化疗、放疗以及其他生物治疗同时应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活化补体,构成复合物与细胞膜接触,产生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引起靶细胞的溶解和破坏,并激活NK细胞,NK细胞或单核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破坏肿瘤细胞。还有一些抗体可封闭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阻断细胞生长因子对肿瘤细胞的促生长作用。单克隆抗体和肿瘤疫苗正在试用于临床,对于胆囊癌的治疗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责编:付子颜 )

展开剩余内容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