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价高低的话题一直吸引公众眼球。
据报道,发改委发布了拟放开部分药品价格的征求意见稿,发改委有意放开非处方药、非医保目录等药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意见稿中增加了“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收购的计生药具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内容。
这样一份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并不令人意外,早在今年两会前夕,就有消息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要在两会之后拟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改革方案的内容包括中成药调价、低价药目录等内容。并且改革涉及到各方面制度配套,还要先行试点积累经验。
5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开最高零售限价,公布了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清单涉及530个品种1154个剂型。也就是说,低价药全部在标准范围内取消了药品最高零售价。
在药品价格未开放的时期,药品价格采取由企业报成本价,政府价格部门定指导价的机制。这种机制下,一些企业就会虚报成本,人为将成本价提高,而政府价格部门又很难摸清成本价的实际情况,这样就导致了投放市场的药品价格过高的问题。
今年以来,发改委逐步扩大开放价格的药品范围,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举措有利于老百姓买到质优价廉的药品,但同时也要注意个别企业垄断市场。
对此,有专家表示,逐步开放药品市场价格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药品的市场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放开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管。
此次征求意见稿中也涉及了加强监管的内容,意见稿中显示,为了避免价格放开之后药价不断攀升,将加强对独家产品或具有一定垄断性药品的重点监测,同时要求各省也制定省管品种的实施方案。
相关专家强调,如果开放药品价格,要注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对于常用药和利润较低的药物,政府在允许药厂自主定价的同时,要把握好尺度,既保证药厂的利润,又使药品价格在合理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