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慢性子宫颈炎的病因是什么?

家庭医生在线 2014/6/3 14:51:30

慢性宫颈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高,约占已婚妇女的半数以上。主要表现为:宫颈有不同程度糜烂、肥大、充血、水肿,有时质较硬,有时可见息肉、裂伤及宫颈腺囊肿;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呈淡黄色脓性,伴有血样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当炎症涉及膀胱下结缔组织时,可出现尿急、尿痛、尿频。若炎症沿子宫骶韧带扩散到盆腔,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等。

宫颈粘稠脓性分泌物不利于精子穿透,可造成不孕。有的慢性宫颈炎,可无急性宫颈炎病史。这种情况主要是因卫生不良,或雌激素缺乏,局部抗感染能力较差而引起。 病因学 急性子宫颈炎症所以有转为慢性子宫颈炎的倾向,主要由于子宫颈粘膜皱襞繁多、腺体呈葡萄状,因而病原体侵入腺体深处后极难根治,导致病程反复,迁延时日而成为一慢性感染性病灶。正和扁桃体炎、鼻窦炎或龋齿等可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炎症如关节炎、肌风湿等,而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相似。

宫颈的表层是有鳞状上皮和腺上皮组成,交接的位置就在宫颈口。所以这个位置最容易发生癌变。因此宫颈癌是女性的第二大杀手。宫颈表面正常是柱状上皮,那么现在可以见到了鳞状上皮,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鳞化”。

发病机制编辑1。宫颈糜烂(cervical erosion) 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宫颈糜烂。目前,西方国家的妇产科教科书已废弃宫颈糜烂这一术语,而改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 ectopy),并认为不是病理改变,而是宫颈生理变化之一。主要基于以下认识:

(1)显微镜下糜烂面为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因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故肉眼观似糜烂,并非上皮脱落、溃疡的真性糜烂。

(2)阴道镜下表现为原始鳞柱交接部的外移。

(3)正常宫颈间质内存在作为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宫颈间质内淋巴细胞的浸润,并非一定意味着慢性宫颈炎。

我国将宫颈糜烂分为病理炎性糜烂及假性糜烂:仅在一些生理情况如青春期、妊娠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宫颈管柱状上皮增生并外移,可见宫颈外口呈红色,细颗粒状,为宫颈假性糜烂,不属于病理性宫颈糜烂;其他均为炎性糜烂。

根据宫颈糜烂深浅程度分为3型:

①单纯性糜烂:在炎症初期,糜烂面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平坦。

②颗粒型糜烂:随后由于腺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

③乳突型糜烂:间质增生显著,表面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突状。

根据宫颈糜烂面积大小可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图1):

A。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

B。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

C。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2。宫颈息肉(cervical polyp) 宫颈管黏膜增生形成的局部突起病灶称为宫颈息肉,息肉常有蒂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息肉形成机制不清,可能与局部的慢性炎症刺激有关。息肉常发生在40~60岁的多产妇女。息肉为1个或多个不等,直径一般约1cm,色红,呈舌形,表面光滑或分叶状,质软而脆,易出血,蒂细长。根部多附着于宫颈外口,少数在宫颈管壁。光镜下见息肉中心为结缔组织伴有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表面覆盖单层高柱状上皮,与宫颈管上皮相同。宫颈息肉极少恶变,恶变率<1%,但应注意子宫恶性肿瘤可呈息肉样突出于宫颈口,应注意鉴别。宫颈息肉(图2)。

3。宫颈黏膜炎(endocervicitis) 病变局限于宫颈管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宫颈阴道部外观光滑,宫颈外口可见有脓性分泌物,有时宫颈管黏膜增生向外突出,可见宫颈口充血、发红。由于宫颈管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可使宫颈肥大。

4。宫颈腺囊肿(Naboth cyst) 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肿。镜下见囊壁被覆单层扁平宫颈黏膜上皮。检查时见宫颈表面突出多个青白色小囊泡,内含无色黏液。若囊肿感染,则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小囊泡。宫颈腺囊肿(图3)。

5。宫颈肥大(cervical hypertrophy) 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还可能在腺体深部有黏液潴留形成囊肿,使宫颈呈不同程度肥大,可达正常宫颈的2~3倍,硬度增加,但表面多光滑,有时可见到宫颈腺囊肿突起。

(责编:吴洁媚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