匐行疹(creeping eruption)又名移动性幼虫疹(migrans)、幼虫移疹、幼虫移行症、皮肤游走性幼虫病、游走性线状表皮炎、潜行疹、沙虫病、管道工痒疹等诸多名称。系钩虫、蝇蛆、丝虫及颌口虫的幼虫在人的皮肤移行掘进所引起的线状损害。
匐行疹好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儿童,在我国东南部也有散发病例报告。夏季为好发季节,好发部位为手、足及小腿。粪中的虫卵孵化成感染性幼虫时,当人体特别是儿童接触幼虫时,即被其钻入皮肤而发病。幼虫侵入皮肤后数小时即出现症状。开始局部自觉微痒,亦于皮面,亦有呈条索状者。在皮损处找到猫钩虫、犬钩虫,猪的颌口虫、马蝇、马胃蝇等的蚴虫,即可确诊为匐行疹。
匐行疹的皮疹特点为红色隧道状、蜿蜒状皮损,各种幼虫有特有的皮疹特点,可有红斑、丘疹、丘疱疹、结节等非特异皮损及继发疹,皮疹可持续数月。匐行疹患者约有1/3出现暂短性肺部浸润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痰内偶见钩蚴。少数患者可出现失眠、体重减轻及精力不集中。
匐行疹多由巴西钩口线虫(猫钩虫)、犬钩虫和寄生于猫、猪的颌口虫、马蝇、马胃蝇等的蚴虫侵入人体皮肤所引起。寄生在狗、猫体内的钩虫的幼虫是匐行疹的主要病原体。寄生在其它动物体内的钩蚴、绦虫蚴、丝状蚴及寄生在人体十二指肠内的钩虫和美洲钩虫也能引起匐行疹。
病因:
当人体接触含有此种蚴虫的猫、犬的粪便排泄物所污染的泥土,或食未经煮熟的含有此种蚴虫的肉食,即可引起匐行疹,此类蚴虫多寄生于皮肤表皮下或皮下组织,故皮损多见,偶有侵犯肺部及其内脏者。颌口虫的蚴虫尚可寄生于一些淡水鱼和青蛙、鳝鱼等体内,如食用此等未煮熟的鱼类亦可致病。四川地区发现的肺吸虫,其幼虫也同时发生胸膜和皮肤的游走性幼虫病。这些有感染性幼虫在土壤中发育,当人尤其是儿童接触被污染的土壤和水源时,即可被感染,幼虫可钻入皮肤而发
当人体接触含有此种蚴虫的猫、犬的粪便排泄物所污染的泥土,或食未经煮熟的含有此种蚴虫的肉食,食用此等未煮熟的鱼类,青蛙、鳝鱼。即可引起匐行疹,此类蚴虫多寄生于皮肤表皮下或皮下组织,故皮损多见,偶有侵犯肺部及其内脏者。幼虫在肺部移行,引起机体对蠕虫的一种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