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球孢子菌病的发病原因

家庭医生在线 2014/5/20 5:24:00 举报/反馈

球孢子菌病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表现为急性良性无症状的或自限性的呼吸器官原发性感染;偶尔播散,可在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骨骼,肝脏,肾脏,脑膜,大脑或其他组织形成局灶性病变。亦称圣华金热或溪谷热。本病是美国西南部的地方性流行病,包括加利福尼亚中部山谷,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地区,得克萨斯帕索西部,并向墨西哥北部地区延伸。

在中美洲和阿根廷部分地区有流行灶区。易感者通过吸入含真菌孢子的尘埃获得感染。由于临床表现出现较晚,有时要到流行区外才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当粗球孢子菌孢子被吸入后,在37℃便转变成大的组织侵袭性小球。随着小球增大破裂,每个小球释放出无数的小内孢子,可形成新的小球体。病理学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肉芽肿反应,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完整的真菌小球体周围通常被淋巴细胞包围,伴有浆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巨细胞浸润,但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小球体的破裂处常见,受感染肺可见空洞或钱币样肉芽肿病变。

球孢子菌病的发病原因:

本病主要是由粗球孢子菌所引起,可从流行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出来,在干燥砂土中也能生存。动物如牛、羊、狗等也可被感染。此菌属双相型,在37℃组织内为酵母型,28℃培养基上则为菌丝型,它可断裂成关节孢子,其传染性很大。多数自呼吸道传入,但少数也可从皮肤感染开始。一般男多于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可发生实验室内感染,但尚未见有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的直接传播。组织损伤或发生炎症时易被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也是致病条件之一,此时且易发生播散。粗球孢子菌的孢子直径在10~80μm,平均为40μm,较芽生菌、隐球菌或着色真菌的孢子大得多。孢子为球形,具厚壁及颗粒状结节,常通过内孢子形成而繁殖,并位于球状大孢子内,后在壁破裂时,内孢子即被释出。球孢子菌为双相真菌生活在土壤中,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仅仅吸人单个孢子就可引起皮肤试验阳性。人类主要通过吸人土壤中的关节孢子或实验室中培养的孢子而感染少数也可能通过污染物传播。

(责编:尹浩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副球孢子菌病的病因是什么

你好,发病原因副球孢子菌又名巴西副球孢子菌,或巴西芽生菌,培养为双相型,在37℃培养为酵母样菌落,在温室培养则为丝球状菌落,近来认为本菌的多发芽生孢子很像球孢子菌破裂后的内生孢子,故一般均称为副球孢子菌。

Q:球孢子菌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球孢子菌病的治疗:球孢子菌病的治疗概要:球孢子菌病急性型患者一般不需治疗即能清除病菌和完全康复。播散性球孢子菌病常合并以及有免痤缺陷,感染广泛易播散,应及时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抗真菌治疗。球孢子菌病的详细治疗:治疗(一)一般治疗急性型患者一般不需治疗即能清除病菌和完全康复。薄壁囊肿也不需要治疗。结节性病变需要明确诊断及动态观察,注意与恶性肿瘤相鉴别;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策略来进行诊断,包括患者过去的胸片及CT/PET/组织活检/切除肿物的检查等。对变态反应病变严重的,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二)病原治疗播散性球孢子菌病常合并以及有免痤缺陷,感染广泛易播散,以及易发生并发症等高危因素,因此应及时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抗真菌治疗。1.两性霉素B常为进行性球孢子菌病的首选药,每日0.4~0.6mg/kg,静脉注射,总量25—30mg/kg。有脑膜炎的可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初始量0.025~0.05mg/次,隔日或每周3次给药,逐渐增加剂量达1.0~l.5mg/次,疗程6个月。鞘内注射可同时使用地塞米松0.5~1.0mg/次,以减少头痛、恶心和低热。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有协同作用,严重病人可两药合用。2.唑类药物治疗纤维空洞性球孢子菌病、症状严重的山谷热以及播散性球孢子菌病,通常选用一个唑类抗真菌药物来完成。此类药物对球孢子菌病治疗疗效缓慢,适用于慢性球孢子菌病,而且终止治疗后常复发,因此感染控制后,应继续用药至少6一12个月。常用剂量:酮康唑每日400mg、氟康唑每日200~400mg、伊曲康唑每日100~400mg顿服。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疗效比酮康唑好,氟康唑对脑膜炎效果更好。脑膜炎患者不经治疗,几乎无一幸免于死亡。

Q:副球孢子菌病原是怎么回事?

副球孢子菌病原称巴西或南美芽生菌病,系由巴西副球孢子菌引起的皮肤粘膜,淋巴结和内脏器官的进行性真菌病。本病仅在中南美洲散在流行,以20~50岁男性常见,尤其多见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及巴西的咖啡工人。尽管副球孢子菌病不是一个很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有时也发生于包括艾滋病病人在内的免疫受损患者。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