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虫病是由毛首鞭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及阑尾部,有时也寄生于结肠、直肠而引起的疾病。虫卵在土壤中发育 3周成为感染期虫卵,人们吞食后,幼虫钻入结肠的粘膜下层,成熟后虫体后部则悬于肠腔内,以便于交配及产卵。轻症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腹泻,感染重时特别是幼儿可有慢性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脱肛、体重减轻及贫血。粪便中找到虫卵即可诊断。甲苯咪唑等治疗有效。
血常规注意嗜酸粒细胞计数,小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大便常规找虫卵或饱和盐水飘浮法找虫卵确诊,必要时作虫卵计数,直肠镜检或脱垂的直肠上查见鞭虫成虫亦可确诊。
检查方法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水洗自然沉淀法,为主确定感染程度可应用定量板-甘油玻璃计数法(加腾改良法),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时可见到虫体附着于肠粘膜上,虫体旁可见粘液,粘膜轻度充血且易出轿,借助肠镜检查亦可作为鉴别诊断的手段,以便排除其他肠道疾病,X线钡剂灌肠检查,运用气钡双重造影法可以发现涂有钡剂的透光虫体外形。
鞭虫病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要注意与合并有蛔虫病,钩虫病,阿米巴肠病相蛒鉴别,猪鞭虫与人鞭虫在外形上虽无区别,但两者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同可资区别,还应与菌痢相鉴别。
鞭虫寄生在肠内,利用其细长的前端插入肠壁,靠吸血和摄食肠壁组织液为生。雌虫和雄虫交配后,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人体外,虫卵在外界温暖、阴暗、潮湿、氧气充足的土壤中经20天就变成了有传染性的虫卵。
这种虫卵可随着水、食物、或脏手拿东西吃而进入口内感染人体。患了鞭虫病后,常出现小腹阵发性疼痛、恶心、食欲减退,慢性腹泻等表现。若成虫长期刺激肠壁,可引起胃功能的变化,如胃酸减少,甚至发生溃疡病。鞭虫的口及前端钻入肠壁,对驱虫药物反应较小,是一种较难驱治的寄生虫。因此,做好预防鞭虫感染的工作十分重要。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饭前洗手,不喝生水,瓜果和蔬菜要洗净再吃。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大便。改善环境卫生,做好灭蝇防蝇工作以防虫卵污染食物。
提醒:鞭虫病轻症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腹泻,感染重时特别是幼儿可有慢性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脱肛、体重减轻及贫血,因此,做好预防鞭虫感染的工作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