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致病除与人体防御能力的降低、变态反应的发生、感染细菌的数量有关外,细菌对自然界的抵抗力,特别是与其所产生的毒素及酶的关系更为密切。溶血素(包括溶血素D、S)能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及血小板,对细胞及细胞内溶酶体膜均有作用。链球菌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链球菌感染检查项目有哪些,链球菌感染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一、检查
如用羊血琼脂培养,β-溶血性链球菌在其每个菌落周围都形成明显而清晰的溶血带;α-溶血性链球菌(一般称草绿色链球菌)则由于溶血不全而在其周围呈绿色;γ-溶血性链球菌则是非溶血性的。另一分类法按其细胞壁的碳水化合物分类,可将链球菌分为LancefiedA~H组和K~T组。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是对人毒力最强的菌种,可引起咽峡炎,扁桃体炎,伤口和皮肤感染,败血症,猩红热,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
B组β-溶血性链球菌也称无乳链球菌,可引起严重感染,特别是新生儿败血症,产后败血症,心内膜炎和细菌性关节炎。
C组和G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化脓菌样链球菌,根据它们的血清型和对杆菌肽的抗性可与别的细菌鉴别。虽然动物带有该菌,但也可见于人的咽峡,肠道,阴道和皮肤,可引起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包括咽炎,肺炎,蜂窝织炎,脓皮病,丹毒,脓疱疮,伤口感染,产科脓毒血症,新生儿败血症,心内膜炎,细菌性关节炎和链球菌后肾小球肾炎。治疗时可用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菌素和红霉素。但最好依据药敏试验指导治疗,特别是病情十分严重,免疫受损或虚弱的病人以及感染部位有异物的病人更应按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抗菌治疗再辅以外科手术,有时有救命作用。
D组(通常为α-或γ-溶血性)链球菌包括粪肠球菌,坚忍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以前称粪链球菌,坚忍链球菌和屎链球菌)和非肠球菌性D组链球菌,其中以牛链球菌和马链球菌最为常见。大多数人的D组链球菌感染是由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或牛链球菌所致。和肠球菌一样,牛链球菌常见于消化道。牛链球菌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重要致病菌,特别是在肠道有肿瘤或存在其他明显病变时。牛链球菌对抗生素相对比较敏感;而肠球菌,除非细胞活性药物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或万古霉素加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或链霉素联合应用,否则明显抗药。肠球菌可引起心内膜炎,尿路感染,腹内感染,蜂窝织炎,伤口感染和夹杂的菌血症。
二、鉴别
需与以下疾病相互鉴别: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菌。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早在1893年,Bizzozero报道在狗的胃内观察到一种螺旋状微生物。之后,Kreintz和Rosenow在人胃内也发现了螺旋体。1979年,Warren发现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多数胃黏膜活检标本上定居有弯曲菌样的细菌,有规律地存在于黏膜细胞层的表面及黏液层的下面,易于用Warthin-Starry饱和银染色法染色。直到1983年,Marshall及Warren用弯曲菌的微氧培养方法,首次报道成功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从此引起医学届广泛兴趣和深入研究。以后发现此菌许多特征与弯曲菌属相似,而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
2、沙门氏菌感染: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胃肠炎型(即食物中毒)、伤寒型、败血症型及肠道外局灶性感染。其中以胃肠炎型最为常见,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发热等临床征候群。沙门氏菌中最早被发现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1885年由美国细菌学家D.E。萨蒙(沙门)从患猪霍乱的猪中分离出,因此得名。沙门氏菌主要为动物致病菌,但也可通过污染食品或水源等途径感染人类,成为人类的条件致病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沙门氏菌中仅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如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等。
3、绿脓杆菌感染:又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pseudomonas py-ocyaneas infection。),是一种常见、危重且难以对付的感染性疾病。有气管切开、烧伤等皮肤粘膜损伤和严重基础病的住院病人发病率为9%~10%,个别可高达18%~20%,仅次于大肠杆菌,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可引起烧伤创面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溃疡性角膜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败血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