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健康快报

“三高”人群易患冠心病

转载 04月21日 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

近20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的头号健康杀手,而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近年来冠心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健康,其也是因病致贫、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原因之一。

其实,冠心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提高人民大众的知识水平,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将大大减少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杭州市二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德业教授在作客本报名医大讲堂时说。

“三高”10年以上人群更易患冠心病

在杨教授的专家门诊中,经常会有些中青年患者感叹“体检时发现血压、血糖、血脂都高,就是工资不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目前我国有2.6亿高血压患者,只有10%的人血压得到良好控制,而在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另外还有2亿高脂血症患者和9000多万糖尿病患者,都是高危人群。

“根据国际医学专家预测,这些所谓的‘三高’十年以上的人群,今后十年患冠心病的概率是40%以上,如果加上肥胖的话,今后十年患冠心病的概率会更高。”杨教授说,所以预防冠心病的窍门之一就是:拒绝“三高”,远离肥胖,而实现的关键就是“管住自己的嘴,迈开自己的腿”。

关于如何“管住自己的嘴”,杨教授的建议是低脂低盐饮食,尽量不吃肥肉,少吃螃蟹膏、没有鳞的鱼、鸡蛋黄、黄油等高胆固醇的食物,食盐少于6克/天、食油少于25克/天、瘦肉类50-100克/天、鱼虾类50克/天、蛋类3-4个/周、奶类250克/天。

另外就是要迈开自己的腿,尤其是白天上班坐在电脑前、晚饭后又坐在电视前的静息生活方式的人,一定要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像尽量少开车、少乘电梯就是比较好的方法。如果再进行量化,杨教授认为最低目标是5次/周,30-60分钟/次,最理想的目标则是每天运动30-60分钟,从而使血压、血糖、血脂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有冠心病家族史者每年应做心脏检查

杨教授说:“冠心病有遗传倾向,如果爷爷奶奶或者父母亲中有冠心病患者,自己年轻时就应该注意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这就是预防冠心病的窍门之二。”

他曾接诊过一位32岁男性患者,是一位普通的办公室职员,平常也没有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但就在有一天,因为突发的胸闷胸痛被送进医院,经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是达到了正常人的3倍以上。询问病史才发现,原来他的爸爸和爷爷都有冠心病,兄弟姐妹的胆固醇也很高。

杨教授说,家族中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即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特别高的,更要引起警惕,因为这类患者极易患冠心病。另外,这类病人的眼角处常常出现黄脂瘤,看似猫头鹰,不知道自己血脂高的人也可以以此来判断。

而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40岁以上的男性或50岁以上的女性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要小心是冠心病,最好每年做一次血管、心脏等检查。而有家族史的人来说,过了30岁以后就要一年甚至是半年就做一次相关检查。

冠心病患者可以少量喝酒,但一定要戒烟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烟和酒最好都不要沾边。

先来说说饮酒。过量饮酒对冠心病患者不利,因为过量饮酒可导致血压上升、心率加快,是促进心绞痛发作的原因之一。但要是有些患者觉得戒酒比较困难,杨教授觉得可以少量喝点,不过一定要控制好量,白酒少于50毫升/天、葡萄酒少于100毫升/天、啤酒少于250毫升/天。

再来说说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吸烟可以通过氧化应激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最终引起血栓、炎症、血管收缩、血管重构、斑块破裂等不良临床事件,促进心绞痛的发作。

杨教授曾接诊过一位41岁的男性患者,血压、血脂、血糖全部正常,突然出现胸闷、胸痛症状,送医院检查发现是心肌梗死。后来问了家里也没人患有冠心病,唯一的危险因素就是吸烟,因为他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烟龄,一天一包以上的量。所以杨教授再三提醒,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戒烟。

-小贴士

心肌梗死的自我识别

冠心病患者大部分有心绞痛发作史,而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有生命危险。

杨教授整理了几种自我识别心肌梗死的方法,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一是胸痛时间超过30分钟;

二是胸痛时合并血压下降;

三是胸痛时合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四是胸痛时心电图发现有ST段抬高或合并Q波异常;

五是胸痛后验血发现心肌酶学升高。

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


>>>推荐阅读>>>

冠心病检查:心电图也有局限性

无症状高血压也要坚持吃药

冠心病有彻底治愈的可能吗

(责编:邱若菲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