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方案 助你春季保护心血管

转载 04月08日 来源:久久健康网

心脑血管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即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1月(秋冬季)和每年的3~4月(冬春季)。这两个高峰期是由于季节转换、冷空气活动频繁而造成的。每年三四月份,冷暖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这个季节是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危险期。近日,身边已有多位老人因为血压过高住进医院。

1、养血管:多吃两个果

“很多人因为血脂高或怕胖,坚决不吃脂肪、不摄入胆固醇,而这却是导致血管营养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张海涛博士强调,胆固醇跟我们亦敌亦友,血管是人体“水渠”,胆固醇担负着维护渠道——血管壁的重要使命。

每天吃几个大杏仁对养护血管很有帮助。坚果的脂肪含量为44%~70%,但大部分都是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提高血液中“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防治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有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建议,每周吃50克坚果,这样算来,每天吃几颗,可别贪嘴哦!

春季水果丰富,味甜水分足,也是血管的润滑剂。橙子等柑橘类水果中富含维生素P(生物类黄酮),是种天然抗氧化剂,能维持微血管正常功能。另外,水果中富含果胶,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2、通血管:喝好三杯水

两位专家提醒,平时要养成手边放杯水的好习惯,而且要注意喝水的三个特殊时间:早晚一杯水,深夜补口水。

“睡前半小时喝350~500毫升温开水,对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很有帮助。”张海涛说,清晨起床后易发生生理性血压升高现象,也要喝杯温开水,减轻心血管负担。

除了早晚喝水,很多老年人半夜起床比较多,要在床边放杯水,半夜起来喝一口。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午夜两点左右,这个时间补水也很重要。

3、护血管:春困别贪睡

睡眠对心脏的养护很有益,但春困时节可不要贪睡,每天睡6~8小时刚合适。很多人“越睡越想睡,睡得很头疼”,会造成血液流动缓慢,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加。有研究表明,睡眠超过10小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会增加1倍,因中风而丧命的可能性会高出3.5倍。

温馨提示:心血管疾病患者还要注意心情的调节,尽量做到“用心、放心、清心、开心”,不要生闷气,对心血管系统也大有益处。

来源•久久健康网



>>>推荐阅读>>>

怎样预防脑中风复发

高盐饮食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什么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责编:邱若菲 )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