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饮食易引心脑血管病

转载 03月29日 来源:食品科技网

我们每天摄入的盐分有两个来源,一是在膳食和烹调的时候加入的盐份,占每天摄入盐份的80%,另外蔬菜和肉类等食物中也含有一定的盐分,大约占我们每天摄盐量的20%。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助力研究员陈国永在近日举办的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上谈到,在每天摄入食物的基础上,每天摄入3克盐,就能达到人体对钠的需要。

高盐饮食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从我们国家南北方饮食习惯来看,南方清淡,北方高盐。比如广东,人们每天盐的摄入量大概6到7克,高血压患病率只有10%。而北方人平均每天摄入盐约高达16克,高血压患病率达20-30%。"诸多类似数据表明,盐和高血压密切相关。"陈国永告诉记者。

除了会引发高血压之外,长期高盐饮食的习惯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病以及肥胖。另外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会代代相传。

"我们的饮食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并且在几代之内不会改变,如果我们形成了高盐饮食习惯,可能会延续几代人。"陈国永认为。

低盐也能"重口味"

记者了解到,我国的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略有不同。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营养学会根据国情,建议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包括每天的正餐和零食内含有的所有盐分。

改变高盐的有效办法,就是使用盐勺。陈国永告诉记者,我们通常使用的盐勺是2克的容量。如何在低盐的情况下改善口味呢?陈国永讲了很多小窍门儿。比如利用蔬菜本身的强烈风味来调味,比如把青椒、洋葱、番茄、香菇等和清淡的菜一起炒,这就可以使菜吃起来更可口一些;还可以将葱、姜、蒜用油爆香,来增加食物的可口性。

关于炒菜放盐有一个简单却重要的方法,就是炒菜出锅时再放盐。如果刚开始炒菜时就放盐的话,盐就渗透到菜里面了。如果在出锅的时候放盐,盐就附着在菜的表面,吃起来口感好但总盐量并没有增加。

不易发觉的"隐形盐"

在我们的全部饮食中,除了烹饪过程中所摄入的盐,还有一些不易被人们发觉的"隐形盐",它们同样是人们每日摄入盐的重要来源。比如调味品,烹调时常用的味精、酱油等。在一勺5到6毫升的酱油中,含有1克盐。一块酱豆腐含有1.5到2克盐。另外,酱菜和咸菜这些盐腌制的食品,含盐量更高。此外就是熟食,包括香肠、熏鸡、火鸡、午餐肉等等。100克的香肠、火腿中含有4克盐,熟食的含盐量也是非常"可观"的。

因此,陈国永提醒大家,日常饮食中应该尽量少购买和食用盐含量高的腌制食品和熟食,每周进食加工肉类,如火腿、午餐肉等最好不超过一次,每次不超过100克。

来源·食品科技网

>>>推荐阅读>>>

如何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

冠心病患者的八大禁忌

中风的常见治疗方法详解


(责编:郭睿璇 )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