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特点有哪些?母乳性黄疸见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生后3-4天出现黄疸,高峰时间一般在生后5~7天、迟发型于6~8天出现,黄疸高峰时间为生后数周至数月。下面就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特点做一下介绍。
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表现为:
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此间,哺乳、呼吸、发育等均正常,大便色可黄也可淡白。血清胆红素大于205.2微摩尔/升,有的可以高达513微摩尔/升。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特点有:母乳喂养,足月儿多见。具体来说,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特点包括以下部分的内容:
1、黄疸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至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特点包括黄疸以轻、中度为主,重度少见(大于或等于342umol/L),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3、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特点还有患儿一般情况好,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停母乳48-72小时后黄疸明显减轻,如再喂母乳黄疸反复。
怎样才能确定为母乳性黄疸呢?
由于目前还无特殊的化验检查来确诊,因此只能排除所有能引起新生儿高胆的疾病后才考虑这种病,所以医生不诊断是很谨慎的。此外,还可以进行试性诊断,即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胆红素下降到原来水平的一半以上;重新喂母乳后,孩子可能又出现黄疸或稍有加重,这时即可考虑为母乳性黄疸。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