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今年47岁,刚被检查出有多发性胆囊息肉,鉴于息肉体积尚小,体检医生建议王女士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定期体检观察息肉有无变化即可。但是对自身健康十分重视的王女士,体检之后还是去医院做了复查,复查结果同体检一样,胆囊中一共有3个息肉,最大的直径有4mm,最小的息肉直径在2mm左右。医生告诉王女士她的息肉为良性息肉,癌变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为了今后生活能够一劳永逸,还是建议王女士采取手术治疗。
目前胆囊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切除胆囊、微创手术摘除胆囊以及微创“保胆取息”手术,然而药物对于胆囊息肉而言是没有效果的。
像王女士这中息肉较小的多发性息肉患者,通常无需采取胆囊切除术,因为胆囊毕竟是一个身体器官,胆囊切除后对身体多少存在一些伤害。除非息肉有癌变的可能,一般不建议患者轻易切除胆囊,如果息肉体积不大,且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建议多发性息肉患者做“保胆取息”手术。
并且术后要进行饮食调养,胆囊息肉患者应选择清淡流质饮食,选择鱼、奶类、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且胆固醇含量相对不太高的食物。每天应当少食多餐,必须限制高胆固醇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要多喝水,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这样才能防止息肉复发。
多发性胆囊息肉的类型有哪些?
多发性胆囊息肉在初期是没有什么症状的,它可以通过B超检查来发现,多发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一般情况下该疾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其中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炎性反应性病变。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一】炎症性息肉:为慢性炎症刺激所致,可单发,或多发,一般3~5mm大小,蒂粗或不明显,颜色与邻近黏膜相似或稍红,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组织学显示,灶性腺上皮增生伴血管结缔组织间质和明显的炎细胞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肉芽肿,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尚无癌变报道,但从胆囊癌合并胆石的致癌机理研究中,认为细菌性慢性胆囊炎可能是因素之一,所以对炎性息肉不能放松观察。
【二】胆固醇息肉:非肿瘤性病变中以胆固醇息肉(CPs)最为多见。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关于CPs与胆固醇沉着病,有人认为系同一疾病,有人认为胆固醇沉着是CPs的病因。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CPs是胆固醇代谢异常的局部表现,是血中胆固醇类脂质析出并被胆囊壁的组织细胞吞噬所致,可发生于胆囊的任何部位,大部分多发,外观黄色分叶状,桑葚样,柔软易脱落。
【三】腺瘤样增生、腺肌瘤:腺瘤样增生是一种由于胆囊上皮和平滑肌增生而引起的胆囊壁肥厚性病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①局限型;②节段型;③广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