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指肺动脉及其分支由栓子阻塞,使其相应供血肺组织血流中断,肺组织发生坏死的病理改变,称为肺梗死。栓子常来源于体循环静脉系统或心脏产生的血栓。老年人长期卧床,手术后卧床,产后和创伤之后易形成静脉血栓和栓子脱落导致肺梗死。肺栓塞治疗主要有全身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近年来,介入治疗逐渐受到重视。
(一)一般措施 若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复苏抢救,有剧烈胸痛、焦虑者,可给予吗啡、哌替啶(杜冷丁)或可待因等药物,以缓解症状,但需注意监测呼吸和循环状态。
(二)抗凝治疗 主要药物为肝素和华法林,其抗凝作用能防止血栓栓子继续扩大,等待体内纤溶系统将栓子逐渐溶解。
一般采用肝素持续静脉滴注,每日用量100~400mg不等,维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正常对照值的1畅5~2畅5倍,持续7~10d,后3~4d同时口服华法林,成人首次剂量约为4畅0mg,以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节剂量,使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到正常对照值的1畅5~2畅5倍,凝血酶原活动度降到30%~40%,国际标准化比值(1NR)增至2畅0~3畅0,持续3~6个月,视基础疾病再决定是否长期服用。
近期手术和患潜在出血性疾病、严重肝病、恶性高血压等病者忌用。低分子量肝素是一种新型抗凝剂,近年逐渐用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治疗。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无需实验室监测,应用更方便。
(三)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可使肺动脉内血栓溶解,改善肺组织血流灌注,降低肺循环阻力和肺动脉压力,改善右心功能。
同时,又能溶解深静脉系统的血栓,减少栓子来源,减少肺栓塞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优于单纯溶栓或抗凝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肺栓塞的首选方法。溶栓剂是一组通过把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激活纤溶的药物,常用的有尿激酶、链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
尿激酶由正常人尿净化而得,其制品中含有高分子量尿激酶(相对分子质量54000)和低分子量尿激酶(相对分子质量33000),后者有激活全身性纤溶的作用,较激活纤维蛋白上的纤溶酶原强,容易引起出血。尿激酶在12~24h静脉滴注总量可达15万单位~30万单位,联合应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持续1~2周左右,再续以口服华法林,维持PT为正常对照值的1畅5~2畅5倍,至少4~6个月。
链激酶是一种从C组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蛋白激酶中提纯的制剂,现已可用基因工程制备。链激酶开始30min内静脉给药25万单位,以后24h内每小时给药10万单位,其疗效低于尿激酶,且有抗原性。
重组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是第二代选择性溶栓药,推荐用法为50~100mg,2h左右静脉点滴完毕。rt-PA在2h内比尿激酶或链激酶在12~24h内改善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右心功能更快,这对某些危重患者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