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服降压药时间要选对

家庭医生在线 2014/3/10 6:43:25 举报/反馈

血压在一天中会不断波动,什么时候用降压药更能平稳降压,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选对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先要关注其能发挥效果时间的长短。

短效降压药: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维拉帕米等。硝苯地平维持降压约5小时,卡托普利约6小时,所以一天必须服用3次,否则不能保证全天血压平稳。这类药建议每隔6小时服用一次,最好早上6点,中午12点左右和傍晚19点各一次。

中效降压药:常用的有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等。它们在血液中维持的时间为10~12小时左右。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服用后能维持最低的有效血液中药物浓度在12小时以上,尼群地平也可以维持6~15小时,依那普利则可达11小时左右。这类药一天服两次。建议患者在早上6~7点和下午16~17点服用。

长效降压药:常用的有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和沙坦类降压药等。维持降压疗效在24小时以上。这些药达到稳定的降压作用时间也较长,一般需4~7天。长效药一天只需要用1次。为有效的控制24小时的血压,一般可选在早上6~7点服用。

高血压选药考虑三因素

选高血压药:

平稳降压+心脑肾器官保护

有些高血压药物带来副作用,让患者在服药期间容易水肿、心悸、颜面潮红,轻者有碍观瞻,重者生活质量下降,有的还会损害心、脑、肾器官。因此,日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钱卫明主任医师指出,选择降压药物有三大考量因素:一、是否能有效平稳降压;二、该药物是否兼具心、脑、肾等靶器官保护作用;三、副作用是否影响生活质量,患者是否耐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曾群英教授对记者指出,选用降压药时须着重考虑是否能够强效平稳降压,同时具备靶器官保护作用。他指出,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会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与死亡的总体危险,最终延长患者的寿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越来越多的药物在减少副作用方面进行改良。钱卫明称,以往的CCB(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有水肿、头痛、心悸、颜面潮红等不良反应,不少患者就是因为这些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导致疗效反复。他指出,一些新研制出来的CCB药物则减少了很多不良反应,如新型CCB药贝尼地平在水肿、头痛、心悸、颜面潮红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同类CCB。

单一用药还是联合用药因人而异

我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2013年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只有30%的病人仅用一种药物可使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而70%的病人需要联合应用两种或更多药物才能使血压获得理想控制。而不久前美国发布的2014高血压指南建议,在初治高血压的治疗上首选单一用药。到底单一用药更应推崇,还是联合用药更合适中国人?

“一般来说,高血压轻者单一用药,中度以上联合用药。”钱卫明称,二级或者二级以上的患者,在用药以后,如果血压还高出目标值10-20毫米/汞柱时,还是主张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有一个协同的作用,药物的疗效可以加强,副作用可以互相抵消。”

“50%-60%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用药。”曾群英指出,高血压用药应综合考虑降压、靶器官保护和调节糖脂代谢等,正确的联合用药可达到这种1+1>2的效果。他举例称,CCB+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联合方案在降压治疗及保护心、脑、肾器官损害上有着明确的优势。“对国外的指南要两看,有的指南的确有借鉴意义,但有的指南美国同意,但欧洲、我国不同意,很多研究中没有亚裔人的研究,看中国人自己的研究和指南更靠谱。”

日常血压监测助选最佳服药时段

“天气变化多端时,更要注意做好家庭血压的测定。”曾群英称,气侯跟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高血压患者可做户外运动,但要注意天气,注意保暖。

他还强调,有条件的病人要做家庭血压的测定,没有条件关注自身症状。“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在冷天如果血压升高,会出现头晕、头胀等反应,这时要及时就医,请医生调整降压的药物。”他指出,调整降压的药物不只是品种的调整,还可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发现血压是白天高还是晚上高,确定哪一个时段服药更好。降压药要长期服用,随着天气渐暖,降压药剂量可以小一点,但是一定不能停药,要坚持吃药,甚至调整剂量、品种。

专家建议

高血压患者必须戒烟,可少量喝酒

曾群英指出,烟草会恶化肾脏的功能,会对药物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国家卫生部、计生委要求,心血管医生在给高血压病人开处方前一定要问患者有没有抽烟。有人讲抽烟可预防老年人的痴呆,这是暂时的,从全世界的流行病研究结果来说,抽烟对心脑血管的坏处是主要的。喝少点的酒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喝多了不行。

(责编:尹浩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