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怎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肝病,又称“自身免疫活动性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肝组织改变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相一致,但血清病毒标志物阴性。其性别、年龄分布与红斑狼疮相似,且常伴有肝外症状,甚至可见“狼疮”现象,因而推测其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上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下面为大家介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药物治疗方法。
自身免疫性肝病,如果常规治疗或联合治疗不能诱导病情缓解,可以在严密监测下试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但尚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使用其他药物治疗。
(1)环孢菌素A(CyclosporinA):少数常规治疗失败的病人改用环孢菌素A治疗,可取得诱导病情缓解的效果。多中心临床观察证实,环孢菌素A在诱导缓解后,继续用低剂量强的松与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可获得病情持续缓解。环孢菌素A治疗一般副反应较小,病人能很好的耐受。
(2)他克莫司(tacrolimus):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活性,曾在少数病人临床试用,3mg/kg,每日2次。
(3)类固醇一布德松(budesonide):是第2代糖皮质类固醇药物,口服可在肝脏发挥90%首过效应。全身副反应较低,初步临床试用证实具有降低ALT的效果,但对本病的治疗结果令人失望。
(4)环磷酰胺:有报道环磷酰胺1~1.5mg/kg联合皮质激素治疗(起始量为ling/kg,逐渐降低剂量)获得组织学好转,以后改为维持量,每日2.5~10mg皮质类固醇和50rag环磷酰胺隔日一次。
(5)麦考酚(mycophenolatemofetil):是一种新免疫抑制剂,用于器官移植,MMF通过抑制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降低淋巴细胞的增殖,可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