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方法

家庭医生在线 2014/3/3 13:48:22 举报/反馈

白细胞减少症起病较缓慢,少数病人可无症状,检查血象时才被发现。多数病人可有头晕,乏力疲困,食欲减退及低热等表现。对感染的易感性因人而异。白细胞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病,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要做什么检查,下面,小编详细介绍一下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方法,一起看看吧。

(一)临床表现

应注意有无感染史,物理、化学因素接触史,有无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疾病病史,有无伴脾肿大的疾病,有无 遗传因素等病史。白细胞减少症病因虽不同,但其临床症状相似。单纯粒细胞减少者,起病多缓慢,症状较轻,常见乏力、心悸、头晕、 低热、咽炎或粘膜溃疡等;若白细胞减少症由感染所致者,则见高热,恶寒,周身酸痛;若为粒细胞缺乏症,则起病急,可突然畏寒或寒 战,高热,头痛,关节痛,极度乏力,严重者有吞咽困难,谵语或昏迷,可在数日内死亡。体检早期示扁桃体红肿,咽部粘膜溃疡,稍后 可见坏死、水肿,粘膜潮红充血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体征,因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

(1)感染性粒细胞减少症:常见于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麻疹、流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性疾病,如伤 寒、副伤寒、布氏杆菌、粟粒型肺结核、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原虫以疟疾合并脾肿大者为多见。

(2)药物性粒细胞减少症:氯霉素、合霉素、磺胺、复方阿司匹林引起粒细胞减少的报道时常见到。

(3)放射线性粒细胞减少症:从事放射线工作或接触放射物质,可导致白细胞减少。 (4)获得性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结缔组织病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可于血清中查到抗白细胞抗体。

(5)骨髓病性粒细胞减少症: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粒细胞减少。

(6)婴幼儿可见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减少症时白细胞总数常在2.0 ×109~4.0 ×109/L之间,伴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而粒细胞缺乏时白细胞多在2.0 ×109 /L以下,粒细胞明显减少,甚至1%~2%或完全消失。粒细胞浆内可出现中毒颗粒、空泡、核染色不佳等中毒表现。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轻度增加。在恢复期,外周血中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呈类白血病反应。血小板及红细胞无明显改变。

(2)骨髓象:属白细胞减少症者,骨髓多无明显改变。粒细胞缺乏者,红细胞及血小板多无明显变化,粒细胞系可呈:

①成熟受阻,原粒及早幼粒明显增多,其余各阶段均减少。

②粒细胞系明显减少,甚至见不到。粒细胞可有中毒现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可增多,恢复期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可增多, 类似白血病的骨髓象,应注意鉴别。

(三)其他临床检验

(1)粒细胞边缘池的检查

方法有几种,如用同位素DF32P标记自身中性粒细胞进行检查,结果确切,但受条件限制,难广泛开展。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mg,中性粒细胞从边缘池进入循环池,持续20-30分钟,正常时中性粒细胞升高一般不超过1.5-2.0×109/L,若超过或增加一倍,提示粒细胞减少可能由边缘池粒细胞增多引起。

(2)粒细胞储备的检查

方法是通过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释放粒细胞的制品,如内毒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测定用药前后粒细胞上升情况,以了解骨髓的储备功能。常用的方法有口服强的松40mg,5小时后查外周血,若中性粒细胞升高值超过2×109/L,或静脉注射氢化考的松200mg,3~4小时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值超过5×109/L,则提示骨髓储备功能良好。反之考虑骨髓储备功能减低。

(3)白细胞凝集试验和血溶菌酶及溶菌酶指数

是检测是否有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方法,但有假阳性出现。通过以上方法,将粒细胞减少按动力学分类,给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四)诊断标准

(1)白细胞减少症:由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成人)低于4.0 ×109/L时。称白细胞减少症。儿童则参考不同年龄正常值定为:>10岁低于4.5X ×109/L;<10岁低于5.0 ×109/L。且无出血时,称白细胞减少症。

(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当外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0 ×109/L时,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在儿童≥10岁低于1.5 ×109/L,<10岁低于1.5×109/L,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五)预防与护理

(1)定期检查白细胞,用药量不宜过大,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如发现白细胞减少,必须及时停药。接触放射线、X线、γ线、β线、中子射线等工作的人,注意安全防护,定期检查血常规。患者营养障碍,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障碍者,应及时检查,发现。患有传染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等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接触苯、二甲苯等有毒害化学化学药物的人,要加强防护,定期查血常规。

(2)患者易发高烧,高烧时积极治疗同时应进行物理疗法。发热时注意口腔护理、皮肤清洁护理。注意隔离、消毒、尽量住单间,防止探视患者叉感染。注意卧床休息,饮食营养丰富。

(责编:吴敏 )

展开剩余内容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