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亦称原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以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他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检查方法
(一)血象
1.急性型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20×109/L以下。出血严重时可伴贫血,白细胞可增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109/L,常见巨大畸型的血小板。
3.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增大;
4.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改变显著;
5.血小板形态异常,可见大型血小板、颗粒减少和染色过深。
(二)骨髓象
急性型,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多为幼稚型,细胞边缘光滑,无突起、胞浆少、颗粒大。慢性型,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但胞浆中颗粒较少,嗜碱性较强。
(三)免疫学检查
免疫功能相关检查。
(四)其他
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血块收缩不佳,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减弱,51Cr或111In标记血小板测定,其寿命缩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方法
1.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2.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3.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4.以下五点应具备任何一点
(1)泼尼松治疗有效。
(2)切脾治疗有效
(3)PalgG增多。
(4)PAC增多。血小板寿命缩短。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5)急性ITP血小板明显减少,通常小于20×109/L。慢性ITP多次化验血小板减少,多为(30~80)×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