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多为黑色,所以在中医文献中称为“黑子痣”或“黑子”。本文主要指的是黑色素痣,是一种有含黑色素的痣细胞所组成的良性皮肤肿瘤,与遗传有关,几乎人人有,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和年龄,多数人在出生至30岁以前可随年龄增大而相应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稳定,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对身体无明显损害,但影响容貌美观。
一、色素痣的病因病机
1、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肾中浊气结滞,阳气收束,坚而不散而致病。或风邪搏于气血,致使气滞血瘀,经络瘀阻而成黑子,也可因孙络之血滞于卫分阳气束结而成。
2、西医学认为本病是真皮细胞的良性肿瘤,各种原因导致机体色素形成紊乱,黑色素细胞向表皮移动时未能穿过真皮与表皮之间,而长期停留聚集在真皮以下所致。
二、色素痣的临床分型
黑痣外观不同,其名称各异。仅有色素增加而无其他变化者称斑痣。针头成豆大的深黑色扁平隆起,间有毛发者成为毛痣;群集或分散的褐色小斑点为雀斑样痣。
由于色素沉着的程度不同,颜色也有不同,有黄色、淡棕色、蓝色、黑色等。
根据病理特征不同分为3种:
1、交界痣:其痣细胞和痣细胞巢主要位于皮肤表皮底层,少数位于表皮和真皮临界部位。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多见于手掌、足底、口唇及外生殖器部位。表面平坦或稍有突出,无毛,面积常在1-2cm之间,有蓝黑色、棕黑色、淡棕色,色素分布不均匀,极少边界不清。
2、皮肉痣:其痣细胞和细胞巢都聚集在真皮层内。表面光滑,分界明显,面积一般小于1cm。也有成片状生长者,平坦或稍隆起,偶有成带蒂状或疣状,常见于头颈部,常伴毛发生长。颜色较交界痣更为均匀切深,为浅褐色,深褐色。由于皮内痣没有活跃的痣细胞,故发生恶变率较低。
3、混合痣:具有交界痣及皮内痣的特点,痣细胞团位于表皮基底细胞层和真皮层。由于有交界痣的成分,故有发生恶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