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解读慢阻肺中医疗法

家庭医生在线 2014/2/20 17:46:34 举报/反馈

慢肺阻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的人数多,死亡率高,是人类的一大杀手。而慢阻肺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患者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疗法,以下介绍中医的理论得出的治疗法。

在中医看来,慢阻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调理:

肺脾气虚:主症为咳嗽、或微喘,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于腹泻等,自汗恶风、易发感冒。舌质淡或胖大,舌苔薄白或薄腻,脉细弱。治宜健脾益肺法,寓培土生金之意,方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临床常用中成药有玉屏风颗粒、二陈丸、参苓白术丸等,须辨证用药。

肺肾两虚:主症为咳嗽、短气息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夜尿频数,自汗恶风、易发感冒。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治宜补肺益肾法。若肾气亏乏,而无明显寒热所偏者,宜平补肺肾,方用补肺汤参蛤散、人参胡桃汤加减;若肾阴偏虚,阴不敛阳,气失摄纳者,可用七味都气丸合生脉饮以滋阴纳气,不宜辛燥之品;若阳气虚损,肾不纳气者,方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苏子降气汤化裁之。临床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蛤蚧定喘丸、固本咳喘片、冬虫夏草胶囊等,须辨证用药。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多伴有晨起痰多,纳差,腹胀,或大便不爽、溏薄,舌苔腻,脉滑等证候,病机主冈肺病及脾,脾失健运,胃纳失司。《医宗必读•痰饮》:“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流中滞膈,郁而成痰”,后期为肺脾肾俱虚,津液不归正化所致。痰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浊日盛,肺气塑阻,不得宣降,更伤肺气,使病情日趋严重。缓解期注重调理脾胃,卷义在于杜绝生痰之源,调养胃纳之功,培补后天之本。临床辨证常选用加味保和丸、香砂养胃丸、二陈丸等中成药。或辨证中草药治疗。

慢阻肺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及病情进展,咳喘反复,肺气久滞,肺气虚损。气滞或气虚,均可导敛血行不畅,肺络瘀阻。慢阻肺缓解期多以气虚血瘀常见,而气滞、气逆尚不明显,气虚血瘀与痰阻并见。形成慢阻肺缓解期的主要病机特点。常表现有间断咳喘,胸闷气短,舌暗、或有瘀点、瘀斑,甚者可见唇面指甲青紫,脉细涩或结代。益气活血化痰是慢阻肺缓解期治疗的重要方法,体现中医“整体观念”“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等优势。此类成药为数尚少, 但临床所见尚有寒、热、虚、实的个体差异不同,应详辨选药。

使用中医疗法的患者需要长期调理,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增量、减量或换药,是一种慢性的治疗过程,其宗旨是令人处于人体各方面平衡的状态。

(责编:吴敏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