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Paralysis of the facial nerve)为临床最常见的面肌麻痹,表现为同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的弛缓性瘫痪,面神经受损部位在面神经核或面神经核以下。
症状:
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说话不清晰等。
诊断:
1,急性起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即可诊断。
2,周围性面瘫多为双侧,并有对称性肢体运动障碍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3,后颅窝病变,如桥小脑角肿瘤,颅底脑膜炎,转移性癌肿引起周围性面瘫,大多起病缓慢,并有其他脑神经损害或原发病的表现。
治疗:
有明确病因者,应首先治疗病因,或在病因治疗的同时,兼顾面瘫治疗。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面瘫者,应立即行乳突根治术清除中耳及乳突病变,同时探查而神经受损情况,酌情采取相戍治疗方法。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