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8%左右,除了青筋影响美观之外,静脉曲张还会令小腿颜色变深和疼痛,严重的会令皮肤表面发炎、溃烂、出血、足部水肿和夜间抽筋。那么,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呢?
临床表现:
发病早期,多为下肢酸胀不适及钝痛感,同时有肢体沉重感,易乏力。多在久站后上述感觉加重,通过平卧、肢体抬高则可缓解。病变中后期,静脉壁受损,静脉隆起、扩张、迂曲,呈蚯蚓样外观,以小腿内侧大隐静脉走行区明显。病程长者,肢体皮肤则出现营养性改变,如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等,甚至形成湿疹及溃疡。随着病情的演变,可以伴随血管走行的疼痛、下肢肿胀、淤积性皮炎、浅静脉血栓等症状。
治疗方法:
1、对轻度静脉曲张、症状又不明显病例,可以长期应用弹性绷带或绑腿裹缠小腿,以预防其继续发展。
2、手术治疗:对重度静脉曲张而症状又较明显病例,应采用手术治疗。但在术前一定要确定静脉曲张不是继发性的,而且深静脉通畅。根据不同病情可采用:
(1)高位结扎:适用于只有上端静脉瓣闭锁不全病例。结扎大、小隐静脉上端可杜绝血液回流,使扩张的静脉不致再度充盈。
(2)静脉剥脱及切除术:作高位结扎的同时,应将曲张的静脉整段或分段剥脱或切除。
(3)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适用于下肢静脉曲张伴发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
3、对不同并发症的处理
(1)慢性溃疡: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水肿以及细菌感染等因素的相互影响,使溃疡较难愈合。治疗时应:①积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如嘱患者平卧,抬高患肢,劳动时用弹力绷带等;③控制感染,如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局部以0.5%新霉素溶液或3%硼酸溶液湿敷,达到清洁创面和减少分泌物的目的,有利于上皮生长,加速伤口愈合;无分泌物可用0.5%新霉素软膏、鱼肝油软膏,亦可用氦氖激光照射。
(2)静脉曲张性湿疹:应保持创面清洁,外用0.5%新霉素煤焦油糊剂等。
(3)静脉曲张性血栓性静脉炎:急性期可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局部热敷,或并用蛋白酶等。抬高患肢,减少活动,同时严密观察,如果发生血栓扩展,应施手术治疗。若已成为慢性而又影响不大者可不必治疗。
(4)淤滞性皮下硬化症:可常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4片,3次/d,待肿块缩小后,可用手术剥离和静脉结扎。
(5)出血:抬高患肢,加压止血或缝扎止血。
治疗中存在误区
在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治疗上,静脉曲张的治疗可能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1、一针灵去除静脉曲张。打硬化剂针可使突起的静脉团“消失”,原理是硬化剂使血管粘合在一起,表面看不出来,但并没有彻底去除。硬化剂治疗在一部分静脉曲张的患者确实有效,但并不适合所有患者。仅在很轻度的、或术后少量的复发患者适用。广告中的“一针灵”,并不能彻底去除曲张的静脉,还易复发,且易并发静脉炎,增加手术难度。
2、按摩可减轻静脉曲张。按摩确实可缓解一天的疲劳,减轻静脉曲张引起的酸胀不适,但对于已经突出的曲张静脉,并无多大益处,尤其是有下肢红肿痛的静脉曲张患者,绝对禁忌。下肢红肿痛的静脉曲张患者,可能是长期曲张的静脉血形成血栓发炎,如果这时候去按摩的话,很可能在按摩过程中将血栓挤到深静脉,随血流至肺动脉,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3、热水泡脚可减轻静脉曲张。很多患者认为,热水泡脚不仅舒服而且减轻曲张静脉,并觉得水越热越好,这其实是一种不正确想法。大家都知道热胀冷缩的道理。本身静脉曲张就是由于种种原因(遗传、站立工作等)引起静脉功能不好,而造成静脉血淤积在浅表静脉,如果再用热水泡的话,血管扩张,会更加重静脉曲张及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