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性教育宜早不宜迟

家庭医生在线 2014/2/22 3:46:56

美国心理学家纳瑟丽·巴托博士认为,母亲跟女儿一起谈论性爱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而且重要。她说,现在的女孩子受到来自性方面的压力非常大;到19岁的年龄,50%的美国少女已经怀过孕。

我们要把自己的性经历告诉多少给自己的女儿呢?

以下是美国《人物》周刊记者詹尼弗·弗雷采访她时的谈话摘录。

女儿和我们之间需要一种开放型的谈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自己的私生活全部公开。如果女儿问你与丈夫之间的性生活,你可以这样回答她们:“我不想过多地谈论细节问题。这是我与你爸爸之间非常特别的事情,就像将来你与你爱上的那个人之间的事情一样。”我想她们会相信这些话。

向女儿解释性欲望是不是很难?

性欲望这个问题取决于你怎样去看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你可以告诉你的女儿,即使她承认自己有这种欲望,她也还是一个好女孩,这样做无可厚非。想把自己打扮得性感一点,想穿漂亮的衣服,想用好一点的香水,这都与欲望有关。女人有性欲望也是正常的事情。不要一谈起性欲望,就把女孩子看成是放荡的,或者把她们归类到坏人中去。我想我们应该肯定女人的性欲望。这是我们做女人的力量的一种体现。

有没有人无法同女儿在性问题上沟通呢?

有的人确实感到与女儿谈论性问题很不适应。她心理感到不舒服。我在研究中接触到的一些母亲说:“这对我来说太难了。”有的人甚至连谈到月经也感到难堪。但是她们应该知道,她们生活在一个从来没有把“母女谈性”问题当回事的社会里。她们经历了一切,但却不知道怎么去做。我说,“你们应该把做过的、想过的都跟女儿讲。这样对她们有好处。”

母亲与儿子应该怎样谈论性问题呢?

我们往往忽视与儿子谈论性问题。虽然女孩子会怀孕,性问题对她们来说显得很重要,但性问题对儿子来说也十分重要。做父亲的应该经常给他们讲一些有关约会强奸、性暴力事件,让他们戒除这些因情感失控而导致的事件。还要让他们在性问题上逐渐树立起责任感。

在这个问题上,父亲的作用与母亲的完全相同——不一定就是妈妈与女儿讲、父亲与儿子讲。最理想的情景是在餐桌上,儿子与女儿都在场,所谈的问题他们也都能够接受。

对母亲最后的忠告

开诚布公地谈,宜早不宜迟。

性教育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鲁迅先生说:“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衰老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就有一种本能,这就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性交才有后代,继续了生命,所以,性交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因此对性问题大可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应理直气壮地谈论它,研究它,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正确认识它,以增强对性犯罪的免疫力。”

国外性教育从低龄做起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许多国家都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长期对性教育持保守的态度。如日本直到1970才开始用“性教育”这个术语取代原先的“贞洁教育”一词。

近年来,性教育在国外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泰国,公共卫生部家庭计划及人口控制署不久前宣布,为了遏制少女怀孕及艾滋病问题继续恶化,将推出一项新计划,把性教育提前到在幼儿园推行。 在荷兰,人的性开放观念是从小养成的,儿童从6岁进小学开始就接受性教育。对荷兰的小朋友而言,学习性知识就和其他学科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他们甚至会在餐桌上和父母讨论这方面的话题。然而,荷兰性开放并非像外界担心的那样造成青少年性泛滥,相反,荷兰拥有欧洲国家最低的青少年怀孕比率,虽然在荷兰12岁以上的青少年便可合法发生性行为,但是荷兰青少年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7岁。在美国,大多数学校敦促学生将性交推迟到婚后进行,但他们如果不这样做,则应使用控制生育的器具,并实行安全性行为的做法。不到半数的学校提供在何处可获得控制生育器具(45%)或如何使用避孕套(39%)的资讯。

无独有偶,在美国某地铁车厢里曾有则广告,是提醒中学生要使用避孕套的。画面是一群笑得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题词很醒目:“If you do,do it right(如果你要做,就要做得正确)”小字写:“请别忘了用安全套。”

总之,国外近年来对性教育颇为重视,普遍认为性教育需要父母、教师、社会各个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做好。

国内性案例让人触目惊心

在我国,当我们大人坐在办公室慨叹现在的孩子早熟得快时,孩子们也许正瞒着大人,无忧无虑地做着成年人的游戏。去年暑假,广州市一位初二的女学生因为与同班的男同学发生了性关系,开学后老师发现她已怀孕,带她去医院流产。做手术时医生惊呆了:这个14岁少女的下身赫然文着男朋友的名字。小小年纪就涉足“性”甚至和人发生性关系,在中学绝不是个别案例,尤其在一些校风比较差的普通中学,有些情况都是公开的秘密了。例如,同学们之间提倡“什么事情自己搞掂”——有女同学怀孕了,他们相互帮忙注射强力打胎针,有些就偷偷去药店买“落仔药”吃,不告诉父母,不告诉老师。

也有的女孩子小归小,脸皮却很老。据某妇产科医生介绍,现在有的小姑娘来做流产手术,由几个女友陪着,体面得倒像个公主。面对医护人员的询问也是“脸不变色心不跳”,更有一些在读学生竟坦然地把学校的大名堂而皇之地写在人流手术登记簿上。

至于青少年感染性病、艾滋病、吸毒等故事,已经频频见诸报端。令人遗憾和担忧的是,这类事件似乎并未在教育界引起太大反响,更没有促使更多的学校下决心强化性健康教育并采取行动。这就造成了学生们的性无知、性愚昧、性神秘和性好奇心日渐升级,使不健康的媒介作品及成人中的不良行为得到青少年的认同与仿效。

性诱惑让他们心灵迷茫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不经审查的色情出版物大量出笼了;宣扬暴力和色情的音像制品到处流传;言情片、淫秽录像中大量的暴露镜头充斥着荧幕,性保健品店开到了学校的门口,众多新奇而又怪异的“实物”摆在了众目睽睽之下;尤其是一些地方卖淫嫖娼现象的蔓延,黄色污染可谓无孔不入。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身在其中长期受其熏陶,辨别能力差,好奇心、模仿能力强的孩子们能不跃跃欲试吗?可以说,这些淫秽的东西组成强大的地下色情攻势,直接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了。

面对青少年的早熟和日益泛滥的“黄”情,而我们的性教育却一直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

性教育犹抱琵琶半遮面

有一幅漫画让我记忆犹新:幼儿园的一位老师正在帮一个小女孩在水龙头下洗手,小女孩好奇地问老师:“老师,为什么男生站着小便,而女生却要蹲着?”老师的回答倒颇为形象:“因为男生下面像这自来水一样有水管……”第二幅画面是女孩子开心的话:“哈,那我回家也叫我妈给我装根管子……”

其实, 让孩子从小就能以非常坦诚的态度去面对性,在性心理发育过程中才不至于走弯路,而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做法只会使孩子对性产生曲解。在家庭中,如果父母不能与孩子沟通,孩子一进入中学阶段,年龄大了就越来越无法进行沟通,更不会敞开心扉提及性方面的事情。家长也颇为感叹道:“以前是孩子不懂大人的事,现在是大人不懂孩子的事了。”

而在学校教育里,也只有中学教材中的《生理卫生》和如今的《健康教育》有所涉及,但内容非常有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体生殖器官所做的纯自然的讲解,学生即使“学透”,也知之甚少。更何况几乎所有的老师在上生理卫生课时“自己也羞羞答答”,对“生殖系统”章节避而不说,只说大家各自读一遍即可,并保证“考试时不会涉及”。

大量事实证明,封闭性教育是有弊而无益的。对青少年不谈性问题,不进行性教育,难道他们就不想,就不学了吗不,他们会悄悄地学。稍稍关注一下未成年人的世界,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所谓的“性知识”的获得,其实是十足的性污染,“污染源”正是那些对他们毒害颇深的黄色书刊、镭射录像以及其他一些淫秽音像制品。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开放,未成年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性早熟日益显现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忧虑,而在青少年迫切需要了解性知识的关键时期,由于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缺乏正确、科学的性指导,致使相当多的孩子产生了畸形的性心理,便在想象与模仿之中自行其是,难免冒险去尝试不健康、不安全的性行为, 并会因为朦胧的性意识和对性知识缺乏正确认识而走入歧途。

性教育要大大方方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国内开放和国人自我意识的增强,在经过痛苦的挣扎之后,性教育终于掀开了遮羞布。

家长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老师。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着他们性意识的觉醒,应及时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在家中所进行的性教育,不仅只教导孩子有关性方面的问题而已,为人父母者也必须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教导孩子“辨别是非善恶”“有耐性”“亲切地和别人打招呼、寒暄”“对人常怀感激”“关怀别人”等等良好的品德,这些不仅与性教育有密切关系,且都是对于不久即将面临的性危机,能坦然地克服性的烦恼与性的诱惑,避免性犯罪行为,过着充实的日常生活的基本要素。

学校要预先教给学生一些性发育的知识,使学生们有个心理上的准备,不至于事到临头,茫然失措、担心害怕。要使青少年充分认识到,从性成熟到合法婚姻的建立,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即性欲延缓满足的过程。要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异性,引导他们把对异性的向往升华为纯洁的情感,要允许他们与异性交朋友,让他们注重在思想上、学习上互相帮助和促进,不可被表面的性接触或性吸引所迷惑,避免对性的过度关心和无意识的性刺激,更避免性挑逗和看黄色书刊及录像等。

性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比如,不妨为儿童制作性教育动画片,在电视和网络上为青少年播放性教育片。要截住伸向少年儿童的“性”骚扰,清除形形色色的“文化垃圾”,在孩子们健康温馨的家园门前筑起坚实的“保护屏”。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护他们的身心免遭“污染”,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责编:严毓芳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